上一版/ 01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走进舟曲 看发展 话小康”系列报道之一
“甜蜜”产业助小康
——舟曲中华蜂养殖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侧记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7年08月28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奔富路


  编者按:深藏在大山深处的舟曲,因山而钟灵毓秀,也因大山所困而发展滞后,变得贫穷落后。脱贫,希望所在;攻坚,力量所在;奔康,目标所在。2017年,舟曲县委、县政府就脱贫攻坚再次做出部署,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域工作,严格落实“1+17+1+2”精准扶贫方案,全力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站在决战贫困新起点上,肩负着3992户,13615人脱贫重任的舟曲,举全县之力,再鼓干劲,聚力推进特色产业培育、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重大项目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人文素质提升……向贫困发起总攻,新征程上的堡垒,正一个个被突破,舟曲以崭新的姿态,阔步向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目标迈进!
  近期,记者深入舟曲脱贫攻坚、经济社会发展第一线,全景式记录14万舟曲群众拔穷根、奔富路、促发展的生动场景。
  记者 李建舟 马保真

  小小的蜜蜂成天飞来飞去,那么勤劳,如果人能像蜜蜂这么勤劳,也一定能脱贫致富!
  在舟曲县,一个长约50厘米、宽约40厘米、高约30厘米的小木箱“装”入了大产业——中华蜂养殖业。如今,该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发展中华蜂养殖业,带动农牧民群众走出一条致富路。
  8月16日,在舟曲县农牧局冯局长的指引下,我们沿着憨班沟谷底的水泥小径蜿蜒前行。此行的目的,是要采访一名山中的养蜂人。一路上,山色翠绿,流水潺潺。四面环山,树木环绕,空气清新,深入峪中大约七八里,我们来到一处建在丛林中的院落前,出来迎接我们的是一位大约四十来岁,面色稍微黝黑的中年人,他就是我们要采访的中华蜂养殖致富带头人——杜贵福。
  小河边大概有100平方米的小丛林中,一个个椭圆形和方形的蜂巢,错落有致地摆放其间,一群群蜜蜂从蜂巢涌出、飞舞在林间与觅食昆虫的动静交融画面映入眼帘。
  “我家去年筹集资金10多万元盖起了新房,一半得益于政府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项目补助资金支持,一半靠自己养蜂带来的收益。”正在为蜂巢盖石棉瓦的憨班乡汗拜拉阿村的养蜂致富带头人杜贵福喜滋滋地说。这里只是他两处养蜂点的一个,他一共有一百多个蜂箱,离家七八公里的山上还有一处养蜂点,在带领我们前往下一个养蜂基地的路上,杜贵福讲述了自己与蜜蜂的故事。
  前往下一个养蜂点的路弯弯曲曲,沿路风景秀丽,绿绿的树叶,红红的山果,漫山的野花。“收获的季节,蜂蜜渐渐成熟。经过近一年蜜蜂的辛勤劳动,每一个蜂巢上,蜜蜂都覆盖上了蜂蜡,这是蜂蜜成熟的标志。成熟的蜂蜜,散发着淡淡的花果清香,口感更细腻醇厚。”“这才是大自然的味道,等了一年了。”杜贵福说。
  养了多年的蜜蜂,积累了一定技术的杜贵福开始寻思着怎么才能带领乡亲一起致富。
  “憨班沟的这一片山林,就是一个天然的养蜂基地,而且养蜂又是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产业,应该大家一起干,有钱一起赚。”杜贵福这样说,也这样做了。2011年8月杜贵福与21户农户联合成立了憨班乡汗拜拉阿村贵福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户。2016年,在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搞精准扶贫之际,杜贵福又主动承接起精准扶贫工作,推行“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合作社为贫困户提供蜂种、技术指导、统购、统销全程支持。
  杜贵福利用社会帮扶资金和自家闲置木板自制长方形蜂巢100个,现养殖中华蜂120多箱,并利用政府财政专项,下拨了10万元的产业扶持发展资金,与该村2017年8户贫困户签订了带动增收协议,每年为带动贫困户发放不少于1000元的带动帮扶资金。
  汗拜拉阿村的贫困户张安安也是合作社的一员,“我现在养殖20个蜂箱,今年已经预计有200多斤蜜,每斤60元,预计收入可达到1万多元,有合作社带动,技术上不存在困难,可以散卖也可以给合作社卖,销路也不存在问题,脱贫更有盼头了。”说起中华蜂养殖,张安安自信满满,下一步,他想扩大养殖规模,争取养殖60多箱。
  舟曲县有关领导介绍说,土蜂养殖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当地的森林资源优势,与方兴未艾的林下经济和生态休闲产业相得益彰,加之电子商务产业的推动,发展潜力巨大。舟曲县确定今年为全县的富民产业扶持发展年,着力培育壮大经济林果、中藏药材、特色养殖、设施种植、劳务经济五大特色优势产业,全年共投入资金173万元,扶持示范点建设资金165万元,扶持奖励资金5万元,养殖技术培训费3万元。利用舟曲蜜源丰富和蜜蜂养殖基础条件,在各乡镇建立1—3个集养殖观摩培训、示范引领为一体的标准化中华蜂养殖示范点(专业村),辐射带动农户(贫困户)发展中华蜂养殖产业。年内实现养殖规模达到2.3428万箱。其中曲瓦乡、峰迭镇、武坪乡、拱坝乡、曲告纳乡、博峪乡均达到2000箱以上,将全面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
  城市的柏油马路在阳光照耀下,散发着腾腾热气,而当我们走进舟曲的深山,却发现了另外一片天地,树木苍翠,野花遍野,林间小道上闪烁着树叶缝隙之间漏下的点点阳光,路边不知名的野花散发着淡淡的诱人香气,蜂飞蝶舞流连其间。
  在去往舟曲坪定乡的路旁,一块“春蕊土蜂养殖场”的招牌赫然映入记者眼帘,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坪定乡。舟曲县是个林业大县,森林资源丰富。很早以前,坪定乡农民就地取材,逐步养成了土蜂养殖的习惯,我们的采访对象谈春龙就是这里的一户蜂农。
  谈春龙身材壮实,面色红润,脸上i满是憨厚的笑容。听说记者的来意,他热情地带我们来到他的“养蜂基地”。
  “我的土蜂养殖场共有180多箱土蜂,前段时间卖出去了200多斤,已经收入了1万多元呢!”谈春龙骄傲地告诉记者,一脸的幸福。
  与谈春龙的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坪定村全村512户,2120人,贫困户78户,坪定村户户都有土蜂养殖的传统,并且坪定乡蜂源储备良好,坪定山区盛产数百种野生中药材,山芋、当归、三七、芍药应有尽有,土蜂养殖就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当地的资源优势。
  “您养了这么多箱土蜂,一个人能忙得过来?家里人不过来帮忙啊?”记者看着180箱土蜂,实在难以想象都是他一个人在照顾这些“小精灵”。
        (下转二版)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