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过年我就回去了,你要听爷爷奶奶的话。”屏幕里,徐华的脸随着颠簸的铲车不停地上下摇晃。 “爸爸,你也要注意身体,别太累了。” 9月16日上午,平罗县黄渠桥镇通润村的儿童之家亲情视频聊天室里,10岁的徐慧婷和远在内蒙古打工的父亲通过电脑和手机视频连线,小小的聊天室里载满了浓浓的亲情。 由于徐华还要进行铲车作业,没聊太长时间便关了视频。当视频连线中断的那一刹那,徐慧婷强忍许久的泪水顷刻间流出。 徐慧婷从3岁开始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徐华多年在外地打工,单亲家庭的徐慧婷每年只能和父亲见一两次面。 在通润村的儿童之家,一排留守儿童档案整齐摆放在桌上,里面记录着像徐慧婷这样留守儿童的相关信息。 “村里一些孩子的父母在外打工,留在家里的老人还要种地,有时候就让孩子独自留在家中,这样很可能引发意外。” 通润村“三留守”儿童关爱督导员雷菊花说,自从建立了儿童之家,村委会为每一名留守儿童安排“代理家长”,周末和假期就将孩子集中到这里,为他们辅导功课,陪他们一起做游戏,通过“亲情电话”,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 目前,平罗县共有农村留守儿童525人。为了让这些孩子在成长路上不偏离轨道,该县出台了《平罗县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学校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机制,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公共服务产品的投入力度,逐步推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医疗保健服务。 今年以来,平罗县在12个乡镇的16个村创办了村级儿童之家,设立亲情视频聊天室,配备图书、足球等文体用品。同时,每个点专门配备1名管理员,制定考核细则及奖惩办法,监督指导儿童之家正常运行。 (据《宁夏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