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艰难岁月沉淀精神财富
——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7年11月16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柳卓莉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一部29人的采访实录,以最为真实亲近的对话形式,向我们徐徐描绘出一幅当年知青岁月的历史画卷。全书厚重的历史感,珍贵的细节性,励志的教材性和习总书记热爱学习、坚定信念、吃苦耐劳、勇于担当的精神,都留给我们深刻的印象。
  热爱学习——善读书汲取精神食粮。在那个物质极为匮乏的年代,当时年仅15岁的习总书记在大西北偏远的梁家河一待就是七年,书本成为了他最大的精神食粮。“两箱子里都是书”“炕头上的书总是堆得满满的”“他点一盏煤油灯看书,因为离得太近煤烟经常熏得他脸上、鼻子上都是黑的”,艰苦的环境阻碍不了一颗热爱学习的心。不仅如此,习总书记的学习并非限于书本知识,在干农活方面,他经常向老乡请教。比如怎么锄地,怎么耕地等等。所以,人只有不断学习,才会不被社会的发展所抛弃。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要善于向同事和身边的人请教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升自我修养。
  坚定信念——理想信念是前进支柱。我们青年干部处在社会转型发展的新时代,转折伴随着改变,生活水平和物质条件越来越好,生活压力和竞争挑战越来越大。但无论我们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和位置,无论我们将要面临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对自己的要求不能变,对进步的追求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崇高的理想信念也不能变。
  吃苦耐劳——乐吃苦激发潜能斗志。读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首先让我想到了《孟子》中提到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吃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中国人突出的意志品质,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吃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肯吃苦、能吃苦、会吃苦。一个人经历的艰难困苦,会成为他一生最宝贵的财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勇于担当——善作善成且务实担当。“我说的话,如果有错你们就指出来,我肯定改;如果我说的没有错,你们就照着办,不能打折扣。如果是你不对,我就要纠正你,而且不能说一下就不管了,还要督促你改正过来。如果有人指鹿为马,颠倒黑白,不对的事情还要说对,那绝对不行。”有这样一位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先严格要求自己,再严格要求别人的共产党员模范,我们何其有幸。国税业务种类繁多,每个国税人在不同的岗位上都有着不同的职责要求,但相同的是要有一颗真诚的心,不断积累、提升自己处理问题的经验和技巧,实事求是,说公道话,做公道事,勇于承担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将小我融于大我之中,将个人成长发展融于祖国发展建设之中,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我们国税干部要做的,就是踏实虚心地向习总书记学习,磨炼不怕吃苦、敢于实践的精神,不断学习,在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敢于担当,敢于负责,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不平凡的人生。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