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上坡路上父与子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7年11月16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李其志


  □李其志

  那时,我们警队正和一所小学搞警民共建的活动,小学生们每到周末就要自发地到警队来打扫卫生,这让我们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几个领导一商量,也应该为学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上法制教育课是一个方面,但似乎还不够。后来一个民警说,学校距离马路挺近的,小学每天上学放学过马路,家长都很担心哩。于是我们就有了主意,设个助学岗,一来可以保证学生过马路时的安全;二来,对那些在学校外抢小学生钱的大孩子也是个警示。
  在我的记忆中,那可能是这座城市的第一个助学岗,现在已经挺多了。
  每天护送孩子们过马路,时间长了,与孩子们的家长也熟识,基本上能认清这个小孩子是谁家的。其中一个坐着残疾人手摇车的中年男人让我很注意,他的神情有些落寞,只有在见到自己的孩子跑过来时,才豁然一笑。
  后来,我知道他的孩子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有一次我问小男孩:“那个坐手摇车的是你爸爸吗?”他点点头。我说:“他行动不方便,你放学不可以自己回家吗?”
  男孩欲言又止的样子,嘟着嘴道:“他就在前边的福利厂工作呢。”
  我心里说,这小孩子,不知大人的难处。
  初秋的雨总会在不经意间落下来。那天我们又提前到助学岗上执勤,在树下,我见到了那位中年男子,披着雨衣,头露在外面,都淋湿了。见到我后,笑笑,说:“警察同志,麻烦你一件事可以吗?”
  我说:“你尽管说。”
  他说:“孩子上学时没带雨具,你能帮我送给他把伞吗?你知道,家长不让过止步线的,不然孩子会生气。”
  我点点头道:“没问题。”
  转身时,我想到一个问题,对他说:“孩子这么大了,你行动又不方便,不用每天来接他了吧。”
  男子有些不好意思,但又有些自豪地说:“哪里是我接他,是他接我呢。”
  我有些疑惑了。他接着解释道:“回家的路上有个大上坡,每次走那里很费力气的,孩子上学后,就对我说,爸爸,学校离你的工厂这么近,每天放学的时候。咱们俩一起走吧,上坡时我推你。”
  “这一推就是三年。其实上一年级的时候,他那么小,又怎么推得动?可孩子心里是怕累着爸爸呀。我呢?怎么劝也劝不住,孩子在后面红着脸,喘着粗气地推,我在前面用力地摇着,但却不知不觉中泪流满面,可你知道,其实我心里真是感到幸福极了。”
  我的心里一酸,别过头去,说:“我去接他。”
  见到那小男孩,我蹲下身说:“今天叔叔想背你过马路行不行?”
  小男孩笑起来,说:“叔叔你开玩笑?”
  我说:“警察不说假话,试试叔叔的力气吧。”
  在初秋的雨幕里,一个警察身上背着一个打着鲜黄雨伞的男孩……
         (摘自《现代家庭报》)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