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洮入潭工程系2012年、2013年省列重大建设项目之一,也是我州60周年州庆献礼工程。截至目前,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0800万元,占总投资的113.3%。2016年1月中旬试通水运行。工程建成后,使城区及周边居民的供水量和饮用水质量得到了保障。引洮入潭工程只是临潭县开展民生水利工程建设的一个缩影,建设民生水利工程,临潭一直在路上……
◎记者 张成芳 敏海彤 只为百姓喝水安全 临潭全县农村大多分布在偏僻落后、交通不方便的深山沟、山坡和山腰上,饮水极不安全。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无能力建设供水或水处理工程,只能远距离取水或直接饮用水质严重超标的水。五年来,临潭县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为重点,全县共投入7791万元。 2012年饮水安全工程计划安排24项,工程总投资596万元,完成新建水源截引工程24处,解决了11个乡(镇)21个行政村42个自然村2306户10000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2013年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在16个乡镇36个行政村80个自然村实施,工程总投资1516万元,解决了农村4498户19953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同时解决了30所学校6047名师生的饮水问题;2014年,县水务水电局以精准扶贫工作为契机,积极争取项目,该县被纳入全面解决饮水安全试点县规划,2014至2015年,共计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59584万人,完成投资4862万元。截至目前,全县饮水安全普及率达99%以上,自来水入户率达99%,彻底改变了项目区农村人畜长期饮用高含氟水、污染河流水和人担畜驮、吃消冰积雪水的历史,供水保障程度进一步提高。 只为百姓农田安全 金秋时节,层林尽染。全县大大小小的河渠边、水库旁,满是驻足拍照的游人。大家在欣赏红花绿树的同时,也被这里清澈的水、干净的河堤所陶醉,自拍、抓拍忙个不停,生怕错过任何一处美景。而这些,正是临潭县水电工作者努力的结果。 临潭县现有耕地26.62万亩,人均不足2亩,且大部分属于山坡地,川台地只有4.1万亩,人均占有的生产资料极少。目前可开发灌溉面积2.3万亩,占可开发量的56%。同时由于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恶化,水土流失面积不断加大,为了平衡水资源在区域和季节分配上的矛盾,通过农田水利建设,在王旗、洮滨、石门、八角、新城、羊沙等乡镇共建成机电提灌及引流工程10处、引水渠6条、截流引水3处,共累计衬砌主(支)渠23.36千米,埋设引水管道13.96千米,维修水库1座,投入到各乡镇移动式喷灌机150台(套),共累计投入建设资金2160万元。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使全县新增和发展水浇地面积1.6万亩,占可开发量的70%。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但有效解决了旱区农业灌溉问题,夯实了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增强了防御灾害的能力,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增加了群众收入,加快了脱贫步伐。 只为百姓用电安全 几年来,临潭县累计投入资金56803.27万元。其中:在重要河流防洪堤建设项目主要在冶木河、羊沙河、三岔河、干戈河、斜藏沟、洮河干流洮滨段等流域新建河堤41.59千米,维修加固防洪堤13.63千米,清理河道垃圾1.2万立万米、障碍物5万立方米,完成投资10740万元;小流域治理工程在冶力关池沟村修建水保林45.93公顷、经济林30公顷、人工种草121.1公顷,封禁治理475.13公顷,建设谷坊8座,完成投资150万元;水资源开发利用项目中上川水电站续建项目和青石山水电站扩机增容项目,完成投资19434万元;在全县16个乡镇共解决9925户92157人的饮水困难,完成总投资7791万元;羊溪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库区泄水、排洪道整修和大坝碾压的建设,工程完成投资330.27万元。 临潭县水力资源较丰富,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28.74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为14.26万千瓦。截至2015年年底,全县水电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目前,全县已开发建设4座水电站,装机容量4.8万千瓦;在建资堡水电站装机容量1.95万千瓦。总计开发量占可开发量的60%(全县5000千瓦以上的水电站已全部开发),年均发电量20989万千瓦时,发电设备年利用9554小时,年供电量10261万千瓦时,年售电量9589万千瓦时,全县年用电量8239万千瓦时,小水电自供率为100%。水电资源的开发建设为临潭县社会经济发展和能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证,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和支撑工业、农业、社会发展,增加县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源头清水汩汩来,挥洒汗水迈新程。全县水电系统正在全力为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创造更多的业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