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共建美丽家园
——临潭环境卫生整治侧记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7年12月27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张彩霞


  记者 张彩霞

  时值深冬,行走在临潭的大街小巷,处处涌动着创建美好家园的热情。来到乡村,一排排青瓦白墙的农家小屋映入眼帘,整齐划一的水泥路面直通村民家门口;乡间小路上,人们已习惯将垃圾顺手丢进村头的垃圾箱,昔日随地乱扔垃圾的现象起来越少,城乡生活环境卫生悄悄发生着变化……
  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作出的“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重要指示精神指引下,临潭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通过持续扎实高效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城乡面貌明显改善,环境品位有力提升。
环境卫生不再“脏乱差”
  继续以城区、乡镇村组、景区景点、公路沿线、河道水域为整治工作重点,以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五化”工程为抓手,在全面加大城区美化、净化、绿化、亮化、硬化的同时,进一步把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和督查放在全县开展重要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来,形成了人人环卫,相互监督的长效氛围。
  走进李岗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成效显著,全村面貌焕然一新,昔日小山村发生了巨变,这些变化百姓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修葺一新的房屋统一使用青色彩钢屋顶,高端大气上档次;白色墙面上的文化绘画,尽显传统中国风。而在文化广场,不时传来的欢声笑语打破了村庄的宁静,一群小孩在你追我赶地玩游戏,老年人悠然自得地漫步。
  “2015年以来,我们李岗村变化可大了。路面、广场修得格外好,自来水拉进了屋里,水电齐全。作为一名老党员,我更应该以身作则,把家里的卫生搞好,就是为村里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出了一份力。”李岗村村民王立德说。
  李岗村的嬗变,只是临潭县环境卫生整治过程中的一个缩影。
多举措形成常态化
  推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集中精力具体抓,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全力以赴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做到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坚持经常性研究布置,经常过问检查,切实帮助解决队伍、设施、制度、规划、投入等重大问题,以此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常态化开展。
  全县环境卫生督查组采取明察暗访、实地查看、重点抽查等方式,定期不定期深入城区及各乡镇进行督查、跟踪问效,针对区域实际和突出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责令被督查单位主要负责人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制定有效的整改措施,限期进行整改,确保重点区域和突出问题整改到位、整改彻底。县纪委和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建立“周督查、月通报”的跟踪督查制度,对工作不力、措施落实不到位的责任单位下发督办通知,并在电视台公开曝光。
  积极动员全县上下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中来,营造了人人爱护环境卫生、人人参与构建文明和谐的浓厚氛围。通过移动短信平台、电视专栏、微信平台等形式,多角度、深层次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宣传;充分利用县电视台、临潭督查微信平台等媒体,及时播报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跟踪报道整改动态。
城乡环境展新颜
  街道干净了,农村巷道整洁了,处处展现着洮州城乡的新景象。眼前的这一切都来自于全县干部群众努力的结果,也是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之后的变化。
  “比起以前,村里更干净了,旅游基础设施也建好了,现在宁夏、陕西、青海等地来这里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了,我们的收入也多了起来。”冶力关镇庙沟村村民夏中平说。
  “如今,村里人人享受这种干净的环境,再也没人牵着牛羊在大街上遛了。村里的垃圾没了,村庄更漂亮了,我们的心里也高兴。”术布乡亦子多村书记卓玛才让笑着说。
  临潭县对各村的生活垃圾乱倒、厕所乱建的问题进行了集中治理,按照夯实基础、补齐短板、管治结合的思路,针对全县城乡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薄弱,设备短缺等问题,通过争取实施环保项目,大力推进重点乡镇垃圾集中处理场所建设,合理设置垃圾集中填埋处理点,全力推进城乡生产生活垃圾的规范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如今,县城的环境变得干净整洁了,往日的脏乱差现象没有了,人们的心情也好多了……”提起城乡环境整治带来的变化,总能听到群众这样的赞叹声。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