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静
都说“女人是情绪化动物”,研究显示,很多琐事都能让女性发脾气,如果把她们闹情绪的时间加起来,每年可达10天。发脾气事小,惹一身病事大,女性要格外警惕“情绪病”。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周迎春表示,女性对情绪的体验更加强烈,遇到开心事笑得更开心,遇到糟心事更容易伤心难过。有统计表明,青春期后,女性患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比例是男性的2倍。其实,女性常会有反刍性思维。正如牛羊等将半消化的食物从胃里返回嘴里咀嚼一样,一件事情过去了,女性还会反复想,向不同人倾诉。这是女性常见的压力应对方式,对疏解负面情绪有一定的自我治疗作用,男性的应对方式常常是回避。 传统医学有句话叫“百病皆生于气”。周迎春指出,女性一生激素水平不断变化,与情绪波动关系密切,其中雌激素和孕酮的影响力最大。负面情绪长期累积会导致一系列“情绪病”。 月经失调 这是最常见的女性情绪病。周迎春说,只要长期处于情绪波动状态,就容易月经失调、痛经等。此外,乳腺增生、卵巢囊肿、子宫肌瘤、泌尿系统感染、妇科慢性炎症、乳腺癌等妇科疾病,都与情绪有密切联系。 胃肠道疾病 胃肠道是人类最大的情绪器官,比如很多人生气时会觉得“胃仿佛绞在了一起,疼痛难忍”,就是因为坏情绪让胃功能失调了。胃炎、消化不良、便秘、腹泻、肠道炎症以及说不清原因的腹痛等,都可能与情绪有关。 内分泌疾病 长期压力大、紧张焦虑的女性容易患甲状腺疾病。据统计,70%的甲状腺疾病发病前有不良情志刺激。反过来,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女性,更容易脾气暴躁。 心血管疾病 多数患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人,常伴有焦虑和抑郁。心理不平衡可促成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心血管疾病又会进一步造成心理紧张、失衡,两者相互影响。 皮肤问题 不少皮肤疾病如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斑秃、牛皮癣、湿疹、皮肤瘙痒等,其病因、发病过程、疾病演变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另一方面,皮肤疾病又常常困扰患者,引起焦虑、烦躁不安等坏情绪。 社交问题 情绪波动大对心理和人际关系不利。比如情绪控制能力较差的女性,养育出来的孩子往往缺乏耐心、言行偏激、安全感差、情商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