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冬日闲读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8年01月17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孙同林


  □孙同林

  古人说,夏日读书滋味长,冬日呢?古人没有说。我以为冬日更适合闲读,读起来也是很有滋味的。
  易中天说,青少年时代的读书,是为了将来生计;成家立业后读书,则是为了精神生活的充实;老年时的读书,属于闲读,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冬日,端坐窗前,让透过窗棂阳光筛在身上,暖洋洋的,这时候,一卷在手,与古今的智者对话,读到精彩处,便有了“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的舒适。读圣贤之书,能涵养身心,读君子之书,能通晓人情,而读闲识杂记,既能抒发思古之幽情,又可在半日时间里品尝“行万里路”的快意。冬日闲读,不仅获得美的享受,还净化了心灵,进入“窗外日迟迟”的意境,同时,对外界的温度迟钝了许多。
  围炉读书,是一种比较喜欢的方式。室外,北风呼号,雪花纷飞,室内,温暖馨香,沁人心脾。读着曼妙的文字,身上寒意全无,心中只有恬然闲适。
  林语堂说:“靠炉围坐,佳茗一壶,淡巴菰一盒,哲学经济诗文,史籍十数本狼藉横陈于沙发之上,然后随意所之,取而读之,这才得了读书的兴味。”的确如此,灯下沏上一杯茶,捧上一本喜欢的书,慢慢地翻看,静静地思索,是何等惬意。
  回想自己少年时冬日读书的经历,心中颇多温暖。儿时的家,老屋百孔千疮,北风灌进来,满屋子寒气切骨,“可怜身上衣正单”,哪有读书的心情。好在有祖父的一只铜暖炉,好在有祖父的一颗温暖心。暖炉暖了我的手脚,祖父的体温暖了我的身心。多少个冬天的夜晚,我捧一本书坐拥床上,铜暖炉温暖着我的双脚,祖父用身体为我温暖被窝,叫我如何不读书!
  祖父用他的体温温暖出我爱读书的习惯。
  工作以后,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业余时间相对多了起来,有更多的闲暇阅读。冬夜里不再为寒冷纠结,明亮的灯光下,坐于暖融融的房间,听窗外北风簌簌,雪花飘洒,这时打开一本书,在文字上跳跃行走,品尝大地上花草闲情,品味人世间喜怒哀乐,一本本书,随兴而读,就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看到了异样的风景,体会了不一样的心情。
  我以为读书的最大乐趣,就是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抚慰,受到激励,受到浸润。读到一本好书,就会从书中获得精神营养,让人真正理解善良、正义的可贵,理解宽容、厚德的难得,欣赏创新、开拓的壮美,品评和谐、清廉的珍贵,这些弘扬正气的思想情感,自然而然地走进你的心里,融化在血液中。
  是的,冬日暖洋洋的时光能够营造读书的心境,获得一种自由自在的读书感受,不必苛求对所读文字理解通透,只是顺心随境地阅读,可以忘掉生活中的种种不快和烦恼,可以减缓对功利的奢求。冬日的乡村是寂静的,让人能够沉下心来,对书中的文字细嚼慢咽,对书外的生活静静回味。
  冬日闲读,与冬共赏,与冬相依,与冬同行,书卷上也仿佛染上了暖色,产生出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
  元代翁森在《四时读书乐》中写道:“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冬日有闲读书,如沐暖阳,如抱暖炉,为灵魂增温,实乃人生一大快事。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