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我州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侧记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8年01月18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五个一 特别奖 洮砚 拔河 户户通


◎记者 张继元 
  2015、2016年连续两年获得全国民族信息报送工作第一名的好成绩。
  先后受到国务院、甘肃省委省政府、甘南州委州政府表彰的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有242名,先进集体96个。
  被省、州命名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和教育基地158个。
  被省、州表彰命名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家庭共75个。
  各县市表彰命名本县市民族团结进步机关、单位、企业、学校、乡镇、村委会、自然村、家庭、个人等2100个。
  2017年8月底,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交流现场会在甘南召开,命名甘南藏族自治州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
  2017年12月,卓尼县、舟曲县、碌曲县尕海乡尕秀村被国家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
  这一连串日期背后,是我州争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的铿锵足迹。

统筹发力,奏响民族团结“主旋律”
  甘南州在创建工作中涌现出了很多新做法、新理念、新机制,带给我们很多启发。”
  “创建工作中甘南州善于利用民族传统文化,在宣讲过程中有很多亮点,我们要认真思考和总结”。2017年8月,在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经验交流现场会上,来自各地的与会人员对我州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给予高度评价。
  坚持整体综合大创建、科学规范大创建和全方位参与大创建的思路,大力实施“全覆盖”“经济提速”“文化引领”“民心满意”“生态文明建设”“权益保障”“精准滴灌”“青少年金种子”“精神家园”九大工程。
  先后有2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甘南为文化历史背景的电影《甘南情歌》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大型南木特藏戏《唐东杰布》赴京演出并获得甘肃优秀剧目展演“特别奖”;锅庄舞、洮砚、拔河、赛马等特色文化品牌得到保护和传承;乡村舞台、广播电视“户户通”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实现全覆盖。连续举办香巴拉旅游艺术节和各类节会赛事活动,多层次开展宣传推介,九色甘南香巴拉旅游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让民族团结扎根于百姓心中。

编就民生“幸福网”,培育民族团结丰厚土壤
  如果说经济发展是铿锵乐章,脱贫攻坚披坚执锐,那么我州民生发展则如细雨和风,带着深情厚谊融入各族群众生活里、情感中,在润物无声中,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绚丽绽放。
  在碌曲县尕秀村,崭新的牧民定居村、一排排气派的新建房,一派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喜人景象,彰显着尕秀村的牧民已经过上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村民贡保加是—名老党员,过去住的是毡房,如今宽敞明亮的家中沙发、电视、冰箱、煤气灶、洗衣机、电冰箱应有尽有。
  村里的环境变好了,客人也愿意来,过去很少有人光顾的牧民家庭,也招来了一拨又一拨的客人。“我的儿子在牧场放牧,看见村里来的人多了,在这里开了一家牧家乐,生意很不错,明年我打算继续扩大经营规模。”老党员贡保加,在近两年尕秀村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后定居在了这里,通过发展旅游,除了传统的放牧收入,贡保加又多了一份旅游带来的收入。
  近年来,我州民生福祉得到持续提升。坚持将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作为创新农牧村工作的总抓手,作为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首位产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强基层党建的全新载体,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民族团结示范村、美丽乡村、旅游专业村、脱贫致富村的目标要求,大力实施“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四大工程,累计投入资金85.74亿元,建成红色旅游型、生态体验型、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特色产业型生态文明小康村703个,彻底改善了农牧村基本的基础设施条件、生产生活条件、公共服务条件、社会保障条件和生态环境条件。“十三五”期间,全州将建成1500个生态文明小康村,广大农牧村将实现翻天覆地的巨变。

播撒团结的种子,让民族团结深植于心
  把团结的种子洒向4.5万平方公里的青山绿水大草原,按照“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的理念要求,充分发挥“八进”主阵地、主渠道的示范作用,在各级各部门的“每一进”活动中打造2—3个示范点,让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在全州73万各族群众心中深扎根须、开花结果。
  工商系统大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在办事窗口开展藏汉双语服务,积极推行全面“禁塑”工作,首创全域旅游消费侵权先行赔付工作机制,极大地方便了各族群众办事办证,提升了甘南对外形象。
  玛曲县阿万仓与毗邻的青海、四川有关乡镇成立联合党支部,对促进三省交界地区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临潭县古战乡有分歧的两个清真寺通过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现在和睦握手,合二为一;合作市大绍玛村、临潭县城关镇、碌曲县郎木寺加科村、夏河县拉卜楞镇塔哇村等一大批村镇藏、汉、回多民族世代友好和睦相处,“三个离不开”得到生动体现。同时,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宣传,累计在州级报刊、电视台报道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专题约130余期次,2017年中央媒体记者组成的采访团对我州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全方位专题采访活动,共发布报道及图片408条, 被2270余家网站转载关注,点击阅读量超过3.63亿人次,在全国民族地区引起了较大反响。
  广袤无垠的甘南大地上,学校、企业、社区、机关里,每天都上演着情真意切的感动故事。这些故事,宛如一条条纽带,把各族群众的心牢牢连接在一起,多年的期盼让甘南人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这来之不易的荣誉分外珍惜。站在历史的新起点,甘南民族团进步的繁花必当常开不败。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