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敏
父亲一生都对钱守得很紧,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用。可一辈子下来,他没存下多少钱,反而把自己的身体累垮了,很早就得了高血压。而母亲一生对钱看得很淡,时常穷大方。母亲常说,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 记忆中,父亲时常为一窝猪崽卖不上好价钱捶胸顿足,母亲就劝父亲,货卖当时不吃亏。父亲不听母亲劝,还把他的坏情绪波及到我们,吓得我们大气也不敢出。父亲终年惧怕着贫穷,他一刻不停地劳作,甚至自己生病也不舍得去医院,一味地强忍着病痛,节省家中的每一分钱。可结果,在他还不足50岁时,就得了腰椎骨增生,疼痛使他备受煎熬,不得不时常“光顾”医院。 有时,我们认为母亲那种富有的心态是佯装的,可经历13岁那年的家庭灾难后,才发觉母亲是天底下最富有的人。 那是秋天,父亲的小病因舍不得花钱看,一拖再拖,到了非切除脾才能保全生命的地步。直至他进手术室,还问家人动手术要花多少钱,而母亲含着泪骂父亲:“难道钱比命还重要?” 就在父亲手术成功,生活又有盼头时,母亲因误用农药,把13亩扬花结穗的稻子喷洒得颗粒无收。我们懂事地守在母亲的身边,生怕她一时想不开,抱个农药瓶一饮而尽。母亲见我们整天寸步不离,一开始,未看出蹊跷,等她察明后,狠狠地把我们臭骂了一顿:“孩子们,妈不会被日子压垮。家中一年稻子无收成,妈不怕!我们有手,可以拾别人田中遗留下的稻穗。”在母亲的号召下,全家人起早摸黑用扫帚扫别人稻田里遗落的稻粒。最终,我们战胜了最困难的那段时光。 看到母亲对生活充满激情,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一想到母亲,就信心百倍。 我时常在想,父亲的贫穷和母亲的富有,到底谁的生活方式是积极的?父亲的节俭,是一种节约美德;母亲的富有,是一种健康心态。我从他们不同的态度看到了应有的生活情操——对钱看淡些,并非就是贫穷,相反是种富有的表现;一味地把钱看得如命,努力地积蓄着,表面看似乎脱离了贫穷,其实却永远被钱奴役着,摆脱不了贫穷的阴影。 父亲的贫穷观,是父亲一生的悲哀,不仅殃及他的身体,还影响着我们年幼的心灵;母亲的富有,是母亲一生的快乐,不仅使她健康长寿,还引领着我们向上生活的激情。 (摘自《老人报》) 悦读 吹过的牛都会变成响亮的耳光,要么打在自己脸上,要么打在瞧不起自己的人脸上。 ——吹牛的两个结局
好事归自己,坏事归命运,有理的总是我们,错误的总是命运。 ——没有比这件事更为常见
尊严这个东西,其实是和欲望成正比的,你想得到一个东西,就会变得低三下四,死皮赖脸,而当你对眼前这个人、这件事无动于衷的时候,尊严就会在你心中拔地而起。 ——刘瑜
有钱的人,要克服有钱的麻烦;没钱的人,要找出没钱的快乐。 ——社会学家李光天论转型期心理
最好的学区房,是你家的书房。 ——六神磊磊
如果你把周围的人看成天使,那你就生活在天堂里;如果你把周围的人看成魔鬼,那你就生活在地狱里。 ———你的眼睛决定你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