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我的香港老板一边抽着雪茄,一边前倾着身子对我说道:“我很欣赏你的工作能力,可是我不能提拔你,因为你的能力和你在同事之中得到的信任和赞赏并不成正比。一个真正优秀的管理者,是必须要得到同事们最多支持的人,这样团队才能发挥出最大的能量。” 听完老板的话,我无精打采地从他办公室走了出来,我知道自己升职的事泡汤了。我找到做职场规划的朋友,让他帮我想想办法。他微笑着给我打起了比喻:“如果你是一个旅行者,那么你是愿意去黄沙遍地、气候恶劣的地方,还是愿意去山清水秀、阳光明媚的景点?”我当然选择了后者,他接着说道:“其实,这两种选择分别代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生命体验,前一种感受到的是痛苦和压抑,后一种领略到的是轻松和惬意。而你也是一道风景,但只拥有职业微笑和礼仪的人往往给他人带来的是礼貌而疏远的感觉,自然也就得不到别人热情的回报了。你要想得到同事们的支持,就要让自己变成一个能够给别人良好生命体验的美景。” 经过一番反思之后,我开始特别留意与人相处的细节。一天,一向毛毛躁躁的阿美把我最心爱的陶瓷花瓶撞翻在地。如果是以前,我早就冲着她吼起来了。但这次,我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在心里告诉自己:我已经失去了心爱的花瓶,难道还要因为怒火失去和同事的友谊吗?平静下来之后,我冲着阿美露出了微笑:“没碰坏你的手吧?”阿美连忙摇了摇头,要赔钱给我。我摆摆手让她别太往心里去,然后我们一起收拾了地上的碎片。刚开始的时候,我是抱着和同事之间营造良好氛围的心态原谅对方的,可渐渐地,我发现包容对方的错误之后,自己的内心也变得宽广起来,很多以前斤斤计较让我头疼不已的事情,现在也能淡然处之,一笑而过了。 还有一次,急脾气的徐明因为一点儿小事和别的部门的同事吵了起来。我连忙跑上前去,一把拽过徐明,把他护在身后打了个圆场:“现在大家都在气头上,说话难免伤人,不如等下班之后心情都平静了,再来谈谈谁对谁错。”剑拔弩张的气氛算是化解了。 这件事情之后,我发现同事们对我的态度有了根本性的改变,每个人都不再像以前那样对我敬而远之。我第一次明白,既然在集体里,就不能做旁观者,只有在别人遇到麻烦时不旁观,别人才能在你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要保护集体里的每一个人,有这样的心态才能得到大伙的认可和尊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平静,也更能体谅别人的苦衷,更能包容他人了。我发现以前的我只是一个工作机器罢了,虽踏实勤奋,可是和谁的关系都不远不近,不懂得体谅别人的难处,这样的人只能在职场的最底层打拼,永远没有机会站在高处。而当内心充满了包容与体谅,不仅做好自己,也能爱护他人的时候,你就会给别人良好的生命体验,既赢得了更多的朋友,也让自己心胸开阔,而这种心胸,很可能决定一个人所站的职场高度。 半年之后,我成了这个部门的负责人,并且得到同事们的全票支持。老板挠着头问我:“你究竟用了什么办法得到了这么多的支持?”我笑着告诉他:“我只是给了别人最好的生命体验而已。”
(摘自《青年一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