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成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近年来,我州高度重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牢牢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大对全州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不遗余力地保护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不断提升文化竞争力,增强文化辐射力,扩大文化影响力,以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厚植人文情怀、构建精神家园。
非遗文化 摇曳生姿 我州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基本原则,高度重视挖掘非遗文化,把非遗项目技艺转化为唐卡、藏香、藏医药、藏族服饰、洮砚、青稞酒、织锦带等文化产品,大力推进有市场前景的非遗项目实现产业化,切实做好生产性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同时推动唐卡、藏医药、洮砚等特色文化产品走向国内外大市场。 目前,藏族民歌、南木特藏戏等8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夏河香浪节、临潭万人扯绳等38项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藏族服饰、卓尼木雕等192项列入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8项被列入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培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5人、省级非遗传承人57人、州级非遗传承人77人。舟曲多地舞传承人李扎西被国家非遗保护中心评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先进个人”。 藏族拥有许多历史悠久、种类繁多、独具特色、蕴藏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南木特”藏戏就是其中之一。“南木特”藏戏最早产生于拉卜楞寺。2014年,州藏族歌舞剧院院长、州作协主席嘎玛道吉创作了大型现代南木特藏戏剧本《铁桥春秋》,经20多名专家学者的研讨和建言献策,最终将剧名确定为《唐东杰布》。2015年初,组成创排团队,对剧目进行了全方位打造编排,并赴北京、兰州进行演出,获得了广泛好评和奖励。2016年进行了精排提升,增强了艺术性、感染力和生命力。 弘扬非遗文化,传承历史文脉。2015年起草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保护条例》经州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并报经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于2015年7月1日公布实施。2017年5月底完成申报了甘南藏医药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各项工作,现已上报至联合国教科书文卫委员会。2017年与甘肃民族师范学院签订了关于联合进行甘南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合作意向书;设立了“甘南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中心”和“甘南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基地”并挂牌。拉卜楞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于2015年6月启动,夏河县正在进一步完善基础资料。同时,出版发行了《甘南州历史文化丛书》《甘南藏族民歌》《甘南州藏戏剧本集》《夏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舟曲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迭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
文物保护 两措并举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就文物保护工作提出要求,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提到“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令文物工作者备受鼓舞。 我州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文物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我州共有各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点)54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洮州卫城、磨沟遗址、然闹遗址、俄界会议旧址、甘加八角城城址、拉卜楞寺等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牛头城遗址、岭儿坝遗址、果者堡遗址、安果遗址等34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04处。 目前,全州共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和“乡村记忆”博物馆24个,其中博物馆10个、纪念馆5个、“乡村记忆”博物馆9个。全州共有文物5795件,其中一级文物有17件(套)、二级文物有70件(套)、三级文物有182件(套)、一般文物有2420件(套)。同时境内还有明清古民宅、古建筑、古桥梁、古墓葬、摩崖石刻和革命纪念地等,历史延续性强,是我州文明发展史的有力见证。 2012年9月,总投资3.2亿元的拉卜楞寺重大文物保护工程正式启动,这是拉卜楞寺自建寺以来首次最大规模的整体保护修缮。俄界会议旧址规划待审批立项。甘加八角城修缮工程经费列入今年度国家专项。总投资2824万元的洮州卫城加固维修项目,于2017年11月开工建设。茨日那保护规划、尕路田大房子设计方案已通过省局审核。碌曲县尕秀村史博物馆入选全省“历史再现”博物馆名录,并完成了全州辖区内的“历史再现”博物馆摸底调查工作。 2013年4月,州政府印发了《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州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成立了甘南州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设立了办公室、抽调了专职工作人员。2015年10月,完成全部数据的审核上报工作,标志着我州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圆满结束。 2017年2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洮州卫城《文物保护规划》与《旅游发展规划》专家咨询会在临潭县召开,标志着洮州卫城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进入实质性阶段。 (下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