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毛辉成 通讯员 刘 华 2017年,夏河以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群众健康为目标,以强化环境执法为保障,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农牧村环境保护,不断强化环保执法力度,确保全县环境安全大局基本稳定,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空气清新的生活环境,让夏河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路更畅、人更美。 环境质量大改善 加大污染减排工作力度,严格控制排放总量,全县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预计排放总量分别为410吨、63吨、528吨、385吨,均在总量控制目标范围以内;城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去年年底建成,并与省上联网运行。根据州环境监测站监测及评价结果,城区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限值,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0天;地表水监测断面各项监测指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Ⅰ-Ⅲ类标准限值,集中式饮用水水质监测达标率达100%;土壤环境质量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三级标准限值。 执法监管抓落实 城区污水处理厂、夏河祁连山安多水泥有限公司、甘肃安多清真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和县城区集中供热一期工程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传输有效率达75%以上、企业自行监测结果公布率达90%以上、监督性监测结果公布率达95%以上。结合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身体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工作力度,出动环境执法人员543人次,重点对矿山、水电站等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进行环境执法监察,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9份,环境违法案件10件,已结案10件,查封(扣押)2件,行政处罚6件,处罚金额共9.057万元,征收排污费共0.84万元,对辖区18家砂石料厂进行停产整顿;办理政协委员提案2件,满意率100%。 污染防治出重拳 加大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夏河县2017年水污染防治计划》,对大夏河河道内排污口进行了整治;完成水电站加装生态下泄流量在线装置工作,并与州环保部门联网,保证了生态用水;投资40万元的麻当乡石头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项目正在建设;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业企业环保标准化建设和环境信用评价工作;配合省环保厅在麻当乡地沟桥地表水国考断面设立了标识,筹建水质自动监测站。 全面落实大气染防治措施。加大“六张清单”监管措施落实,严格落实“一长三员”网格化精细管理制度,采取十大措施,严控燃煤、扬尘等六大类污染源,建成运行县城区空气自动监测站,开展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日分析、周评估、月研判工作;督促全县5台每小时2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进行脱硫除尘技术改造,对全县19台每小时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进行整治;强化煤炭质量控制,对辖区内煤炭销售点进行全面清查;建立健全煤炭质量监管台账,强化日常监督检查,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实施城市扬尘综合整治,全面落实围挡作业,洒水降尘,硬化、绿化和运输车辆的遮盖、封闭等措施,使扬尘、烟尘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完善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制度,完善管理运行制度,有效遏制了“二次污染”的发生;加大餐饮油烟治理工作,对县城区内各食堂、旅游点、餐馆等餐饮企业,进行清洁能源改造。开展环境保护专项督察,确保了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的全面落实。 严把资源开发利用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关。目前,该县一、二级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无采掘和石油行业建设项目;完成了2016年度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绩效评估考核及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自查工作,同时对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处置以及矿区防洪防汛等工作进行了高密度、高频次的专项督查。 多措并举强后劲 加强对已开工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和“环评”措施执行力度。至目前,共审批备案各类建设项目“环评”14个,全县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执行率均达100%。进一步规范环保审批程序,从源头上杜绝了环境违法行为的发生;加强固体废物监督管理,定期开展危险废物调查和专项监察,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账,严格执行危险废物处置“五联单”制度,进一步规范危险废物管理工作,确保了抽查合格率稳定达到90%以上。进一步完善夏河县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督促重点环境风险源企业,编制、修订突发环境应急预案。 组织参加各类环保业务培训班40人次;加强环境监测监察标准化能力建设,去年以来县级财政投资30万元购置了2017年度环境监察移动执法设备,环境监察人员配备使用便携式手持移动执法终端率达到100%,有效提升了环保执法能力和水平。 开展环保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去年以来,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环保购物袋3000个、环保口杯5000个、印有环保宣传标语扑克牌3000余副,悬挂宣传标语5余幅,制作宣传展板15余个,接受环保咨询30余次;在夏河机场制作悬挂大型环保宣传牌1个。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干部群众环保意识,为推动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