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反复深入研读十九大报告,我们深深体会到党和国家的发展变化。作为一名乡镇党委书记、县委宣讲团成员,通过到各村各社区面对群众宣讲十九大精神,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也为全面做好和完善精准扶贫、镇村建设等年度工作任务加了油鼓了劲。”县委宣讲团成员、城关镇党委书记王林平说。 “接地气”“很‘解渴’”“讲到心坎上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如同春雨,浸润着党员群众的心田。 去年,临潭牢牢把握迎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这一主线,深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学习宣传教育。以县委中心组学习为龙头,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各级党委理论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260多场次;采取邀请省州委宣讲团专家学者专题讲、县委讲师组讲师巡回讲、领导干部带头讲、帮扶干部入户讲等多种形式,开展各类宣讲近1000场次,受教育党员干部群众10万多人次。同时,运用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橱窗、公益广告牌等进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宣传。举办了“学习党的十九大?做新时代好干部”知识竞赛和“不忘初心跟党走?做新时代好干部”文艺汇演,使十九大精神在洮州大地落地生根,使广大干部群众入脑入心。 引领舆论 洮州劲鼓响起来 文明铸魂 文明指数升起来 漫步城区,宽敞整洁的城市道路,美仑美奂的休闲广场;走进乡村,一幢幢农家住宅干净整洁,一条条水泥马路平坦通畅,一张张笑脸荡漾着幸福欢畅,蓝天、绿树、鲜花掩映,城乡融合共进的景致,成为临潭县一道靓丽的风景。在这幅画卷上,到处流淌着文明的音符: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中国梦”“讲文明树新风”等系列公益广告……文明之风吹拂着这座幸福之城。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学雷锋志愿服务……一系列活动让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提升了生活品质,也让大家生活在了一个干净整洁、有序、文明、和谐的环境中。运用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橱窗、学习专栏、黑板报等载体广泛宣传“三个倡导”,在机关院内、辖区主要路段设置醒目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牌,在县电视台播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共1100余次,“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和专题节目共5500余次、专题节目360多期,刊播各类宣传标语1.5万余条次,集中展播《中国梦?凡人善举天天看》微纪录电影电影20部,中国梦主题优秀歌曲播放30首。 文明创建工作有序开展,对258户文明户进行了表彰授牌。国税局、羊沙中心小学荣获“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新城镇晏家堡村荣获“省级文明村”荣誉称号,县委办公室荣获“州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冶力关镇池沟村、卓洛乡日扎村、羊永镇李岗村荣获“州级文明村”荣誉称号。 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倡导绿色低碳消费理念和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各级各类中小学以书法展示、演讲比赛、诗歌朗诵、舞蹈节目等形式,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主题活动,围绕“我的中国梦”主题活动,开展了“喜迎十九大?共筑中国梦”广场舞大赛。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劲鼓擂出新气象。 2017年,临潭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扣迎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这一鲜明主线,大力推进工作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和手段创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提振精气神,为建设和谐、繁荣、幸福、美丽新临潭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道德滋养和文化条件。 传承创新 “软实力”硬起来 目前,全县共有各类文化企业48家,文化产业从业人员909人,文化产业增加值3281万元,文化产业资产总额1.2亿元。签约了临潭县冶海山泉居渡假饭店建设项目和古洮州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项目,签约资金4.1亿元,到位资金0.65亿元。 在全县16个乡镇成立了图书分馆,增加馆舍面积864平方米,增加图书4.8万册。积极开展“千台大戏送农村”“四下乡”活动32场次。创排提升以“魅力甘南”为主题的歌舞节目和《洮州情印》大型历史舞台剧,实现了定场常态化演出70多场次。全年共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796场,观众人数达26018人次,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完成了36家文化企业的年检、换证、审批工作,组织开展“扫黄打非”“清源”“固边”“治基”“净网”“秋风”等专项行动,聚焦源头,立足于“打”,彻底清查各类反动出版物,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140余人次,市场巡查130余次,查处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21余起,其中立案查处6起,共查缴非法出版物2640余册,收缴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3套,责令停业整顿2家,关停4家娱乐场所,各类举报查处率、行政处罚正确率、结案率均达到100%。 2018年,临潭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中央和省州委的部署要求,深化学习宣传阐释,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认真谋划和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各项工作,凝心聚力,为临潭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汇聚磅礴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