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成芳
4月11日,州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到了一份珍贵的礼物——一面写有“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锦旗。这是一名婴儿的父母满怀感恩之心送来的。 2月10日凌晨2点,州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急诊收治了一位特殊的早产患儿,她是在妈妈紧急赶往医院的路途中出生的,在妈妈的子宫里待了不到28周,体重仅有900克,不及正常新生儿体重的三分之一,婴儿呼吸浅表微弱。 小小的生命随时可能夭折,主治医生高舜明感到责任重大,保健院成立以来,经她救治的新生儿,至少也在1100克以上,从未救治过900克的超低体重新生儿,况且早产儿中胎龄不足29周的超低体重儿死亡率为99%,这对于州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的医护团队来说,是非常严峻的考验。 时间就是生命,容不得迟疑,只有迎难而上,全力应对。州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紧急启动救治方案,保暖、抗感染、心电监护、静脉营养、防止早产儿颅内出血……医护人员日夜守护,随时会诊,商量救治对策,辅助呼吸、蓝光照射、胃肠减压,瘦小的宝宝在新生儿暖箱中,全身插满了用来维持生命的“武器”——输液管、鼻饲管、氧气罩、眼罩……着实让人心疼。 二十天后,婴儿的呼吸慢慢平稳,鼻饲到胃里的母乳,由完全不消化到逐渐消化吸收,孩子一天一个样,体重开始增加。 孩子的生命力如此顽强,医护人员感慨万千,随后的护理更是慎之又慎。孩子在新生儿监护病房治疗了59天,这是全体医护昼夜守护的59天,是牵肠挂肚的59天,也是大家从眉头紧锁到终于松口气的59天。从每天精确计算液体量,到补充各种营养素,24小时不间断匀速液体输入,维持孩子生命,从一次鼻饲0.5毫升母乳,每三小时一次,到每次母乳35毫升,孩子终于闯过了早产儿RDS、重症感染等危及生命的一道道难关,顺利存活。出院时,孩子体重已达到2250克,身体各项指标正常。 父母抱着孩子喜极而泣,质朴的他们没有过多的话语,只是不停鞠躬致谢。远在牧区,遇到这样的情况,以为孩子八成是救不过来了,如今看着健康的孩子,他们的感激发自肺腑。 耗时近两月的“战斗”胜利结束,州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却并不轻松。他们知道,这例病患的顺利救治虽然刷新了州妇幼保健院早产儿救治历史,填补了我州在超低体重新生儿救治方面的空白。但,未来的路还很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