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养畜达人的“放牧经”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8年05月03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春到羌塘,万物复苏。
  采访组的车子驰骋在一望无际的安多草原上,望着路边一个个整洁美观的村庄、一排排别致典雅的牧家小院还有忙着接羔保畜的牧人,草原深处传来的动人歌声仿佛诉说着一个个脱贫致富的故事……
  来到强玛镇,记者见到了勤劳致富的牧民达珠。
  黝黑的皮肤、略显削瘦的身材、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穿着干净整洁的西装……热情的达珠把记者请到了家里,斟满酥油茶,同时仔细为记者讲解茶中韵味:“请品尝一下我家的酥油茶,酥油是早上刚打出来的,茶也是前天刚买的好茶,现在生活好了,我也开始‘挑剔’了。”达珠乐呵呵地说。
  故事以茶开局,记者却最关心其中的调味剂酥油,一斤纯酥油在牧区售价近百元,而达珠一家每天都在使用牧区最新鲜的酥油,这对很多富裕家庭来说都略显奢侈。
  2014年以前,达珠一家人过着一贫如洗的生活:“当时要起早贪黑为富裕户放牧,闲时上附近工地打打散工,一年下来收入不超过3000元,老伴儿好几年都没有添过一件新衣。”达珠说。
  虽然贫困,但上进的达珠始终坚信,只要踏实肯干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让跟着自己吃了多年苦的妻儿过上好日子。
  达珠一家平时以帮村里的富裕户放牧为生,虽然收入微薄,但达珠把雇主家的牛羊当成自家的来养,不管路途多远他都会把牛羊赶到草最厚、水最多的草场放牧,还会定时督促雇主为牛羊及时接种各类疫苗。
  在长期的放牧过程中,他研究出了许多放牧技巧:“要注意合理利用牧场,不要每天都在一个地方放牧。春季,羊容易把干草误认为青草,这种情况叫‘检青’,要防止空跑路而肚子吃不饱的现象。还要保证牛羊饮水,适当让牛羊舔食一些盐。平时要注意牛羊群的状态,观其是否有病,若系孕畜,防止流产……”说起“放牧经”,达珠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
  一年下来,他养的牛、羊都要比村里其他牧户的肥壮,死亡率也远低于其他牧户,获得了雇主的一致好评。在村里,达珠被称为“养畜达人”,经常有村民向他“取经”。
  2017年初,达珠靠着良好的养殖技术和勤劳诚实的品德,被村民推选为村合作社理事会成员,牦牛育肥基地养殖员。2017年底,村牦牛育肥基地从原来的130头牦牛增长到了189头,幼仔成活率达100%。达珠获评强玛镇一村合作社“劳动之星”,一年的分红和管理费共计6.3万元。
  看到达珠家中价值不菲的藏式家具、门口崭新的皮卡车还有尾数为555的手机号码时,记者开玩笑说:“如今,你有车、有房,连手机号码都是‘老板号’了”。
  达珠笑着摆了摆手,说:“从目前的生活水平来说,与真正的老板相比,还是有不小差距,但是,跟以前自己的生活比起来,确实可以说是大有改善了。”
  “身为党员,我要起到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将自己丰富的养殖经验传授给更多的村民,带领更多的乡亲在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下通过自己的勤劳双手走上致富路。”达珠说。
      (据《西藏日报》)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