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河南脱贫“励志姐”
背着瘫痪母亲进车间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8年05月10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巧媳妇


  母亲偏瘫,丈夫贾长西患有脑炎等多种慢性病。
  病,让林凤英的家一贫如洗。
  人民网郑州电 (黄莎) 近段时间,河南省柘城县慈圣镇肖庄村村民林凤英推着瘫痪母亲在扶贫车间上班的照片在朋友圈广泛流传,林凤英被网友亲切地称为脱贫“励志姐”。
  近日,在肖庄村扶贫车间里,记者见到了网友口中的“励志姐”。
  像往常一样,林凤英的母亲静静坐在轮椅里,慈祥地注视着面前正在认真缝制布料的女儿。“像我这样的家庭妇女,不能外出务工。现在政府把工厂建到了家门口,再不好好干活脱贫,对得起谁!”林凤英说。
  由于要照顾母亲、丈夫和上学的孩子,林凤英不能外出务工。但为了挣钱养家,她就在邻村建筑工地打零工。扒房子卸瓦这样危险的工作她也不觉得累,干起活来比男人都利索。尽管如此,收入仍很微薄。
  听说家门口有了工厂,能长年上班,林凤英激动不已,全村第一个报名进厂参加培训。“如今,村里建设了巧媳妇扶贫车间,给了我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推着母亲一起进车间务工,既能挣钱,又方便照顾老人。”林凤英高兴地说。
  工厂的规定也很人性化,允许林凤英带着母亲上班,这让她干劲更足了。林凤英说,政府把这么好的工作机会送到家门口,她一定要把握住,争取早日脱贫。
  据介绍,柘城县是大别山片区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贫困人口中的妇女比例接近50%。如期实现脱贫目标,妇女也是半边天。针对农村贫困家庭里丈夫外出务工、妇女留守的现状,柘城县精准施策,大力推进让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脱贫的“巧媳妇”工程,让全县的贫困妇女通过劳动昂首阔步踏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林凤英的工作车间就是柘城县142个“巧媳妇”扶贫车间的一个典型。
  去年冬天,政府援建的肖庄村扶贫车间竣工后,省级“巧媳妇”工程示范基地中蔼万家服装股份有限公司立即派人考察,准备将扶贫车间建设成为该公司在柘城县100个卫星工厂的一个示范点。
  为了让农村妇女尽快就业,早点脱贫,该村省派第一书记、商丘师范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翟滨垫付4000多元钱,立即到县城购买了电缆、水埋管等物品,连夜施工,让扶贫车间达到“通水、通电”的工作条件。中蔼万家服装公司在考察的第三天就在车间里安装了机器,实现了入驻。
  “励志姐”林凤英带母亲上班的励志故事,是柘城县实施“巧媳妇”工程帮助农村家庭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脱贫的一个典型。
  目前,柘城县“巧媳妇”工程已经基本实现助力脱贫攻坚“百村万人十亿”工程的目标,实现了全县142个贫困村扶贫车间全覆盖,基本实现了一万人在家门口就业,今年可望创造十亿元的产值。仅仅中蔼万家服装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就在柘城县建设了4个中心工厂,拟建100个卫星工厂,安排就业妇女8000余人,让4000余名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