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洗手用品各有“秘密武器”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8年05月25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手工皂 牛奶


  ◎ 潘晓彤

  有人说,外科医生手术前都是用肥皂洗手,所以肥皂杀菌能力最强;但也有相关研究称,免洗洗手液的效果优于肥皂和洗手液。此外,商场还有各种各样的皂类产品,如硫磺皂、洁面皂、洗头皂、手工皂等。天津药物研究院副研究员李红珠表示,洗手一方面可去除肉眼可见的污垢、碎屑,另一方面也能清除部分致病菌,如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等,这类细菌很容易引起消化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和皮肤感染。针对市面上的洗手产品,李红珠逐一进行了分类介绍。
  免洗洗手液。主要成分为酒精、过氧化氢等,作用主要是杀菌。人们旅游、野外徒步时,免洗洗手液可以随时随地清洁双手,且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但免洗洗手液易燃、怕高温,酒精在除菌的同时会加速皮肤水分的流失,滋润效果欠佳。
  洗手液。一般由水、表面活性剂、加脂剂、增稠剂、香精、色素和甘油等组成。在饭店、写字楼等人流密集的地方,洗手液不但清洁效果好,还能避免交叉污染。但由于洗手液中添加的化学物质过多,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刺激皮肤,皮肤容易过敏的人不适合使用。此外,洗手液受温度、放置时间等外界环境的影响,某些成分可能会失效、变质,降低清洁效果,甚至会给皮肤造成伤害。
  皂类。主要成分是硬脂酸钠,是家庭中最常见的清洁用品之一,经济实惠,成分也相对简单,具有较强的去污和杀菌效果。但肥皂呈碱性,频繁使用可能使皮肤变得干燥粗糙,建议皮肤偏干的人尽量少使用,或洗手后及时涂抹护手霜。皂类的分类较多,每种成分、功效各有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香皂。香皂一般会额外添加甘油、椰油酸、棕榈酸等成分,滋润护肤。为了有清香味,还会添加一些香精成分。由于硬脂酸钠为碱性,洗完后皮肤发干,最好及时涂护手霜。一些皮肤高度敏感的人,有可能因为香皂中品类繁多的添加物而出现不适。
  药皂。合格的药皂是以牛油或其他油脂及少量发泡剂、硬脂酸钠等原料制成,并加入法定含量的药物杀菌剂。药皂除了清洁去污,还能杀菌。市场上常见的药皂有三类:酚类皂、硼酸皂、硫磺皂。酚类皂在皂基中加入酚类化合物,这类药皂常呈红色,对皮肤刺激较强,皮肤敏感以及有小伤口的人不适合;硼酸皂是在皂基中加入一定量硼酸制成的,硼酸消毒力相对较弱,仅能抑制部分细菌的繁殖,刺激性相对较小;硫磺皂在皂基中加入硫磺,可杀灭螨虫、疥虫等寄生虫及部分真菌,抑制皮脂分泌作用较强,对脂溢性皮炎有治疗作用,但使用后皮肤会变得干燥。李红珠说,无论哪种药皂都不能长期使用,否则可能造成皮肤菌群失调,免疫力下降。
  洁面皂。添加了一些具有保湿、控油、抗痘和美白功效配方的香皂,能够深层清洁面部。它的去脂力对油性皮肤很适用,但对中性或干性皮肤来说过于刺激,可能造成清洁过度,长此以往会破坏皮肤的正常酸碱值,引发皮肤过敏。
  洗发皂。一般采用椰子油、橄榄油和蓖麻油与液体氢氧化钾皂化制成。它的碱性特点会对头发有一定刺激性,中干性发质建议慎重使用。除此之外,当水质较硬时,用洗发皂容易产生皂垢,难用水冲掉,让人感觉头发不顺滑,还可能伤害发质。
  手工皂。使用天然油脂和碱液,人工制作而成的皂类产品。由于制作过程中不需要高温加热,最大限度保留了植物油的营养成分,不添加防腐剂,还能根据个人喜好添加精油、牛奶、香料等,受到年轻一代的追捧。手工皂安全性上存在三个主要问题:碱液残留伤皮肤;容易变质;质量参差不齐。工业制备皂基过程中,油脂与皂基受热呈液态,并通过持续高温搅拌使物质充分接触反应。但手工皂生产过程没有这样的条件,可能会残留未充分反应的碱粒和碱液,对皮肤造成刺激和伤害。手工皂没有添加防腐成分,再加入精油、牛奶等营养成分极容易变质。现阶段的手工皂制作,因为没有明确的规范或生产标准,难以保证安全性。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