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大夏河畔花飘香
——夏河脱贫攻坚工作掠影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8年06月05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三变 改革


  记者 杨晓飞

  高原的夏季总是姗姗来迟,草原上的绿色还有些单薄,空气中还残留着寒气,可在阿纳村的牧民万代贡心里,早已是暖意融融、春风拂面。从现在起,他又多了一个身份:股东。
  前两天,牙利吉办事处的帮扶干部来到万代贡家中,与他签订了《三变改革扶贫入户资金使用协议》,将政府给他的3万元扶贫借贷资金入股到了合作社,到了年底他可领取分红增加一笔收入。
  今年58岁的万代贡,全家6口人,由于增收渠道单一、畜群结构不合理,日子一直处于捉襟见肘的贫困状态。
  这几年,帮扶干部先后给他送去5头优质犏雌牛,并实施了危旧房改造项目,才使他家的贫困状况逐步得到改善。这次签订协议时,帮扶单位还计划再给他家投放6头犏雌牛,帮助他稳步脱贫。
  想想这越来越有奔头的日子,万代贡觉得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他竖起大姆指由衷地说:“我真是从心底里感谢这几年政府对我的扶持。现在我家的情况越来越好了,娃娃们在外面打工挣一点,政府扶持我在家里再挣一点,一定能摘掉头上的贫困帽子。”
  这两年,夏河县紧紧围绕畜牧产业畜群结构改良,由帮扶干部为贫困群众“把脉”,找准致贫穷根,发展特色现代畜牧业,使更多的贫困户享受到了产业扶贫带来的红利。
  万代贡入股的养殖合作社主要发展以引进娟珊牛改良培育当地牦牛品种。相比传统的犏雌牛,娟珊牛的肉质、产奶量更胜一筹,不仅含奶量高,牛奶的元素也好。去年出栏的牛每头价格达到了7000元。
  在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工作中,夏河县以“大扶贫”为背景,切实做到了涉家涉牧资金的集中投入和精准发力,形成了“多个渠道注水、一个龙头放水”的良好格局。
  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2018年中国海油计划投入的500万元帮扶资金中,200万元将用于贫困村整体提升工程、300万元用于养殖业结构调整;
  天津市计划投入的500万元帮扶资金中,200万元将以“三变”改革的形式投入到全县10个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作为贫困户的股金,300万元将用于牧民“新生活”帐蓬及附属设施采购项目;
  近三年来新建乡村公路255.6公里,建制村实现村村通公路目标,硬化率达到100%。改造农牧村贫困户危旧房1120户,易地扶贫搬迁741户4146人,饮水安全、动力电、通讯网络实现全覆盖;
  全县累计投入特色产业扶贫资金1.4亿元,去年全县实现畜牧业增加值4.4亿元,建成农牧民专业合作社406个,带动贫困户1218户,户均增收3000元。
  ……
  这不仅仅是一组阿拉伯数字,它倾注了党和政府对贫困群众全部的关爱。它的后面,是曙光、也是贫困户越来越有希望的明天。
  窥一斑而知全豹。万代贡家发生的变化只是一个缩影。在夏河,像他这样的贫困户还很多,像他这样在扶贫政策的扶持下日子越来越好的贫困户也不少。牙利吉办事处的帮扶干部魏立斌告诉记者,今年阿纳行政村有23户预脱贫的贫困户,县上筹集了一部分资金,每户3万元的标准,23户是69万块钱投到合作社里面,以后每年年底不低于8%的分红,预计今年年底有2400块钱的收入。
  雨后清新的空气,弥漫了整个草原。阳光的手掌抚摸过后,甘南大地正蓬勃着无限生机。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记者真切地感受到,“三变”改革、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每项举措都像是一缕春风,轻拂着大夏河畔的沟沟坎坎,吹拂在农牧民群众的心里。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