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全国支持西藏和15个省市对口援助西藏的重大决策。与西藏全区多数城镇一样,墨竹工卡县进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黄金时期。 那年,工卡镇小伙巴桑开始在家门口打工补贴家用。他找到一份在建筑工地搬砼的工作,工资是一天8元。后来,在他的提议下,伙伴们把搬砼的活承包下来,一块砼5分钱。虽然比别人累,但他们每天比别人多赚7元钱。 就这样,凭着精明能干和吃苦耐劳,乘着党的惠民政策的东风,20多年来,在建设幸福家园的过程中,巴桑幸运地搭上一个个“顺风车”,一路向着幸福飞奔。 “放心,我算过了。” 棱角分明的脸庞,炯炯有神的目光,精明能干和吃苦耐劳这两种品质,都“写”在巴桑脸上。 今年刚40岁的巴桑在工地上搬过砼,学过藏式家具绘画,后来借钱买拖拉机跑运输,还开过砼场…… 有一年,工卡村四组耕地需要用矮墙围起来。村里其他人说,少于25万元不行,巴桑20万元就承包下来。 “这么低的价格,行吗?”县林业局局长问巴桑。 “放心,我算过了。”他胸有成竹地回答道。 原来,巴桑同时还在负责县科技局温室拆除的工作。他早就算过,从温室拆下来的水泥砖质量很好,可以用在矮墙上。 盖房的事“再等等” 从2006年开始西藏全区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安居工程建设如火如荼,父亲一再催着巴桑盖新房。他回答父亲,盖房的事“再等等”。 巴桑在等什么?在等机会。原来,党的十八大之后,西藏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期,那几年,全区迎来了公路建设的高潮。巴桑打算开一个砂石场。 2014年,巴桑搭上高等级公路的“顺风车”。这一年,拉林高等级公路墨竹工卡段修到了他家门口,巴桑买了一台碎石机,为施工方打碎石。 只加工粗料可不行,还得能加工细料。拉林高等级公路铺沥青所用石料要求高,直径控制在2、3公分。巴桑又一咬牙,买了一部更好的碎石机。 2015年,巴桑家的新房终于拔地而起。 2016年,巴桑又搭上了米林机场到八一镇高等级公路建设的“顺风车”。他带了10辆运输车参与这条公路的建设。 2017年,巴桑再次搭上拉林高等级公路二期建设工程(墨竹工卡至工布江达段)的“顺风车”。他继续带着车队为工程运送砂石料,还带着乡亲们参与了混凝土边坡的修建。 回顾自己的致富路,巴桑说:“都是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勤劳能干的巴桑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建设幸福的精神家园 这些年,巴桑的砂石场带动村里20多人就业,工作量大时,在砂场打工的有近百人。 巴桑说,他要回报社会,资助家乡的教育。自2015年起,他每年都会资助15名基层优秀教师。每年“六一”儿童节,巴桑不管再忙,都会赶到学校给老师和同学们带去慰问品,鼓励他们的辛勤付出,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 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上升为国家战略,被写入“十三五”规划。巴桑的事业也迎来转型的机遇与挑战。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名叫直贡扎旺的年轻人走进巴桑的“朋友圈”。 直贡扎旺非常喜欢传统文化,中专毕业后选择了自主创业。在当地党委、政府部门的扶持下,扎旺在墨竹工卡县县城开办了松赞民间艺术团。现在,扎旺正在拍摄一部有关直贡文化的纪录片和一部西藏题材的电影。由于合伙人对电影主题思想产生分歧,拍摄工作暂时搁浅。 如今,巴桑和扎旺,一位富起来的农民,一位文化产业领域的创业人,正在协商合作事宜,协商携手建设幸福的精神家园。 (据《西藏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