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建舟 张继元 李鹏飞
“老百姓要过上好日子,等是等不来的,要找准路子,选好产业,自力更生,才有希望。”玛曲县木西合乡木拉村党支部书记伊合念说。 木拉村距离县城129公里,交通闭塞。全村有牧户375户2209人,其中贫困户19户99人。伊合念2017年1月当选木拉村党支部书记后,没有被贫困程度高、群众致富门路少、增收渠道窄等摆在面前的困难所吓倒,而是立足村情,在畜牧养殖业上做起了文章,如今他已经是全村创业致富带头人。 自己富了不算富,全村富了才是真的富。在他的带领下,村里先后成立了多家牧民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贫困户通过草场、牲畜、劳动力等方式入股,年底进行分红,贫困群众脱贫增收有了新的出路。 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队伍中不仅有支部书记的全情投入,更有牧民党员的真情付出。有这样一位党员,他把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作为最大的愿望,他就是全省道德模范、阿万仓乡道尔加村牧民党员特布考。在坚持给群众送羊、送马、送钱的同时,2011年,他成立了玛曲县阿万仓乡特布考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的第一时间,他就把全村的13户贫困户全部吸收了进来,每户贫困户通过专业合作社每年能增收3000余元。同时,他还积极鼓励11名优秀青年牧民入党,成立了合作社党支部。 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随着玛曲县脱贫攻坚步伐的逐步深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牧村基层党组织和牧民党员在脱贫攻坚工作一线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他们争先进、当先锋,使党徽在各乡镇熠熠生辉,让党旗在草原深处的牧村高高飘扬。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玛曲县坚持把基层党建与精准脱贫深度融合,通过筑强堡垒、头雁引领、素质提升等措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为决战贫困、决胜小康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实现了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的同频共振。 夯实基础 激活“改革一池水” “有了网格队伍就是好,遇到困难,办法就多了,群众诉求有着落了,村民之间的心贴得更近了。”齐哈玛镇塔哇村村民才智说。 (下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