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抓住学前儿童的成长敏感期,事半功倍 |
|
|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8年06月12日 来源: 甘南日报 |
作者:小颖
|

|
□小颖
为什么说7岁之前很重要?因为孩子成长的敏感期,几乎全部都在7岁之前。我们千万不要等孩子的性格习惯已经成形,才想到去教育他。因为等那个时候再教育,不仅费时费力,效果也不见得好。 下面,我们就细数一下孩子成长过程中有哪些主要的敏感期。 1.社会规范敏感期:(2.5~4岁) 特点:这时期的宝宝,喜欢结交朋友、参与群体活动,开始进入社会规范的敏感期。抓住这一时机教育宝宝,有利于宝宝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能力,和他人和谐相处。 建议:让宝宝和更多的孩子接触。一般,3岁宝宝就可以入园了,幼儿园可以为他提供良好的交友环境。
2.空间敏感期(3~4岁) 特点:喜欢垒高高、钻箱子等。 建议:可以多提供类似玩具,同时让宝宝学习各种几何图形,对其日后学习数学奠定兴趣基础。 3.色彩敏感期(3~4岁) 特点:开始对色彩产生感觉和认识,并在生活中寻找各种色彩,而人类认知的发展正是从这开始的。 建议:给孩子提供彩笔和各种颜料,和他一起涂鸦。 4.逻辑思维敏感期(3~5岁) 特点:宝宝开始有了疑问:“天为什么黑了?”“为什么会刮风下雨?”……各种问题让家长应接不暇,可孩子不管不顾,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当我们一次次地给孩子解答问题时,孩子开始出现逻辑思维。通过这样的一问一答,孩子在认识世界的同时也发展了思维能力。 建议: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家长回答不上来的问题,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这时,家里有一套百科全书是非常必要的。 5.剪、贴、涂等动手敏感期(3~4岁) 特点:宝宝开始有意识地使用工具,无论在幼儿园还是在家,只要有合适的材料,他们都乐意做些剪、贴、涂的工作。这不仅训练孩子的小手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同时也是建构孩子专注品格的好机会。 建议:给孩子提供所需材料,并尽量不打扰他。 6.藏有、占有敏感期(3~4岁) 特点:宝宝开始具有强烈的占有、支配所属物的快乐。孩子只有在完全拥有这个东西并可以自由支配时,才会去探索它究竟是怎么回事。而物品的所有权完全属于孩子时,交换就开始了。与此同时,孩子人际关系的序幕也被拉开了。 建议:给孩子提供一个独立的空间,比如一个属于他自己的房间或者区域。你进入他的房间或区域时,要征得他的同意。 7.执拗敏感期(3~4岁) 特点:这个时期对家长比较有挑战性。3岁~4岁的宝宝开始进入执拗敏感期,有些宝宝快3岁时就开始进入敏感期。表现为:事事得依照他的想法办,否则他就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变化,哭闹、发脾气等。这时,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同时也要学习一些安抚的技巧。这一时期,孩子变得非常执拗,有时甚至到了难以理喻的地步。 建议:家长要理解和懂得变通。理解宝宝不难,但变通需要智慧和技巧,只有变通得好,才能成功地解决问题。 8.追求完美敏感期(3.5~4.5岁) 特点:孩子做事情开始要求完美,端水时洒出一滴就会痛苦,苹果上一个斑点都没有才吃等。接着,又上升到对规则的要求:香蕉皮必须扔到垃圾桶里;红灯亮了,街头空无一人也不能过马路,即使过了也必须退回来! 建议:依然是尊重孩子。这时,不要在意孩子为了不浪费,一定要吃掉一整张饼等,不要把孩子的问题扩大化。 9.诅咒的敏感期(3~5岁) 特点:“屎巴巴”“打死你”,这些听上去不文明的话语,总是出自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因为孩子在这时发现了语言是有力量的,而最能表现力量的话就是诅咒。另外,成人反应越强烈,孩子就越喜欢说。 建议:忽略、淡化,不要在意!这不是孩子真实意思的表达,耐心等待这个阶段过去。
10.打听出生敏感期(4~5岁) 特点:孩子开始询问自己从何处来,并且一遍一遍地问。这时,成人的回答不要有一丝马虎,因为这是孩子安全感最早的来源,也是人类最古老的哲学问题之一。 建议:家长最好能拿出百科全书,认真地将生命形成的全过程科学地讲给孩子听。 11.人际关系敏感期(4.5~6岁) 特点:从一对一交换玩具和食物开始,到寻找伙伴并相互依恋;从和许多小朋友玩,到只和一两个小朋友玩,孩子开始经历人际交往的全过程。 建议:可以给孩子一些人际交往方面的引导,但要记住,身教大于言传。 12.婚姻敏感期(4~5岁) 特点:最早的时候,孩子会想和爸爸、妈妈“结婚”。之后,他会“爱上”自己的老师或其他成年人。到5岁左右,他会“爱上”某个小伙伴,比如只与自己喜欢的小伙伴分享食物,并经常在一起玩,有了矛盾也不愿意他人干预等。总之,他想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 建议:无论孩子想结多少次婚,喜欢多少朋友,家长都要给他自由的空间。 13.审美敏感期(5~7岁) 特点:这时,孩子对外表有了想法和审美标准,尤其女孩子开始对衣着服饰产生浓厚兴趣。 建议:这时期,孩子喜欢化妆和打扮自己。当然,在成人眼里他的装扮似乎离谱,但他热情不减,在人前走来走去,直到得到夸奖。除了化妆,女孩子还喜欢漂亮的裙子和鞋子,并按自己的想法穿着。这时,我们要做的是肯定他的装扮,而不必评判他的审美观。 14.身份确认敏感期(4~5岁) 特点:孩子开始崇拜某个偶像,并希望自己就是那个偶像。比如,她穿着白雪公主的服装,你必须叫她“白雪公主”她才愿意理你。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孩子开始透过喜欢的偶像来表达自己。 建议:可以在家里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孩子会很感兴趣。 15.性别敏感期(4~5岁) 特点:4岁孩子最重视的是,谁是男的谁是女的。如果有人去洗手间,他一定要跟着去,就是想弄清楚这个人到底是男是女。 建议:孩子对身体的探索和认识来自观察,成人在给孩子解释时,必须客观、科学,就如同认识眼睛、鼻子、嘴巴一样。 16.数学概念敏感期(4.5~7岁) 特点:孩子4岁多时,总喜欢问:这是几个?现在几点?有几个人?这时,孩子开始对数量、数字产生兴趣,但还不能完全理解逻辑关系。 建议:这是孩子数学智能的最初发展,可以让孩子帮家里买些日用品,通过购买商品来锻炼他的数字能力及经济能力。 17.认字敏感期(5~7岁) 特点:这是孩子第一次接触符号,这阶段的孩子只能宏观地认识文字,还不能分解字的笔画。他会对自己熟悉的某些文字感兴趣,比如他发现自己名字里的字在别的地方出现了。 建议:给孩子买识字卡片,让他把实物和看到的文字配合起来学习。 18.绘画和音乐敏感期(4~7岁) 特点:这是人与生俱来的智能。绘画是孩子最善于使用的一种语言,他们经常用涂鸦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当音乐响起,孩子不经任何训练就能跟着节奏扭动身体。 建议:这个时期,给孩子提供高品质的绘画或音乐环境,就可以帮助孩子发展绘画和音乐才能。 19.延续婚姻敏感期(5~6岁) 特点:5岁以后的这个敏感期是前一个婚姻敏感期的延续。 建议:这时期的孩子选择伙伴的倾向性非常明显,并且知道了一些简单的婚姻规则,比如,相爱的人才能结婚等。 20.社会性兴趣发展的敏感期(6~7岁) 特点:孩子到了6岁,开始积极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基本权利,喜欢遵守和共同建立规则,并形成合作意识。比如选举班长,上课时监督谁乱讲话……这都是他十分关心的事。 建议:让孩子多参加社会活动,包括公益性活动,比如:捡垃圾、做手工等,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21.数学逻辑的敏感期(6~7岁) 特点:数学逻辑的敏感期和数学概念的敏感期是有区别的。孩子在完成了对数字、数名、数量的认识后,开始对数的序列、概念以及概念间的关系产生兴趣。 建议:比如,可以通过某些数学教具,让孩子学习加减乘除法。这次学习,学的是数学逻辑而不是简单记忆。 22.动植物、科学实验、收集敏感期(6~7岁) 特点:孩子开始热烈地吸收一切来自于自然界的知識。他对大自然的探索兴趣比我们想的要强烈得多。 建议: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 23.文化敏感期(6~9岁) 特点:孩子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起于3岁,到了6岁~9岁,他会出现探究事物奥秘的强烈需求,这时他的心智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做好了接受大量文化播种的准备。 建议: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 敏感期是宝宝学习的关键期,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他心灵和人格的发展。因此,父母应尊重自然赋予幼儿的天性,为其提供必要帮助,别让他错过一生仅有一次的最好发展机会。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