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彦萍
早晨起来,天气阴沉沉的,似乎要下雨,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今天要去入户的建档立卡户打电话,看谁在家,好去入户填写明白卡。 8点25分,我先拨通了才旦加的电话,说明了我们的意图,回答是在牧场上,过两天可能回村里,来了电话联系我们。接着我拨打了贡去东知的电话,他告诉我要看今天的天气情况,如果下雨的话他的阿依(妻子)和大儿子就在家,如果不下雨,就出门务工去了。贡去东知开出租车,一年四季早出晚归,接我电话的时候已经在包车送人去玛曲的路上。大儿子党志加今年6月份高中毕业后在一个建筑工程老板的项目部里打工。那孩子争气,高考考了471分,上了二本分数线,志愿填报了西北民族大学,按照考分情况看,十拿九稳能被录取。贡去东知很为儿子骄傲,我也替他高兴。 2017年,县农办重新调整贫困村帮扶单位时,考虑到我们单位没有公务用车,职工人数少,帮扶能力弱的实际,把我们从阿拉乡吉扎村扎咱村民小组调整到贫困程度相对较小、交通便利的玛艾镇加格村加格二组。贡去东知就是在这次调整中成了我的帮扶对象。他家人口多,劳力少,草山小,没牛羊,是加格村里较为贫困的一户。其实,和他结识早在两年前,2016年5月,我因母亲突然病故租用他的车回老家奔丧,慌乱中把手机落在他车上,他在返程中发现后怕我有急用,又掉转车头给我送了回来。所以我们算是“老相识”了。 加格村二组也叫才高组,离碌曲县城3、4公里,共有40户210人,是整个加格村户数、人口最少的村民小组,建档立卡的精准扶贫户有7户36人,其中已脱贫3户15人,未脱贫4户21人。已脱贫的3户中,2014年脱了1户,2015年脱了2户;未脱贫的4户中,2017年返贫2户,新纳入1户。这7户建档立卡户我们单位的帮扶对象。贡去东知是2013年的建档立卡户,他今年41岁,有3个孩子,一儿两女,均在县藏族中学就读,全部享受“两免一补”政策。他的阿依在县城附近打工,主要是考虑到能兼顾孩子和他。 自从他家被纳入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后,国家的各项扶贫政策都能享受。2015年他贷了5万元扶贫贴息贷款;2016年政府给他补贴危房改造补贴款11500元,自己又筹措了一部分资金,重新修建了住房,安装了宽敞明亮的玻璃暖廊;2017年,政府再次给他家补贴3万元,实施了厨卫改造项目,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 2015年,贡去东知通过参加县扶贫办和玛艾镇组织举办的机动车驾驶技术培训班,加上他自己的勤钻苦练,当年就顺利通过各项考试,拿到了驾驶证,租用别人的车开始了出租车运营工作。去年,我们被调整到加格二组后,在一次入户摸底调查、了解户情过程中,问他有什么困难时,他告诉我,最大的困难就是缺少资金自己买不起出租车,租用的车辆一年的租金一万多,加上车辆保险等费用,辛苦一年下来,收入却所剩无几。所以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有朝一日能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出租车。为此,我也曾帮他四处打探出租车的行情。一了解,才知道车及相关手续下来,最少也25到35万元。以我自身的帮扶能力,几百几千块钱也解决不了他的根本问题和实际困难。所以我想,在以后的工作或生活中有需要用车的时候,尽量去租用他的车,以这种方式帮助他。 2017年,打造尕秀环境革命样板村工程开始后,县委县政府也给单位分配了相应的工作任务。从3月份开始,我们就一直往尕秀跑,用车的频率自然比平时高。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叫他的车,也给亲朋好友推荐他的车。 相处久了,对他的了解也多了,贡去东知虽然贫困,但很勤恳。每天,他都会早早地把车开出来,接送县城周边上学的孩子或去转经的老人。所以很多人都认识他,存了他的号码,用车时就给他打电话。接到电话后,他会准时去人家指定的地点接送,从不失约。有时恰巧车正被租用,他会将这单生意推荐给同行中信誉好的司机,以方便顾客和不耽误他们的事情。 7月6日,我要去双岔镇青科村看望慰问单位派驻扶贫攻坚一线的职工,我又给他打电话。去往双岔的路正在建设当中,路况很是不好,加上一连几天的阴雨,更是泥泞不堪。早上8点30分,贡去东知准时在政府大门口等候,倒是我们自己的人拖延时间,9点过了才出发。 路途实在太坎坷,左边的车轮刚避过坑洼,右边的车轮却因躲避不及掉了进去,人坐在车里左摇右晃像跳舞似的。 因为路况的原因还引出了一个他前几天助人脱困的故事。那天黄昏,贡去东知去双岔二地寺院送人,返回途中,看到有人招手,他刹住车以为是要打车,那人跑过来告诉他,他们是来则岔旅游的,车辆出了故障发动不起来,抛锚在半道上,向他打听有没有拖车公司和公司的电话号码,想要把车拖到县城去修理。眼看着天要黑了,大雨也快来了。他不忍心看着外地游客在野外大雨中过夜。 他随那人过去查看情况,车子彻底熄火只有拖着才能走,他的出租车马力小,拖不动,只有再找个搭档,两车一起用力才能拖动坏车。于是,他给同行一个朋友打了电话,正好那人也在返回县城的路上。于是,他俩合力把外地旅游车拖到了县城,并替他们联系了修理部。等事情办完回家时,已是晚上10点多了。 在颠簸中听完他的故事,二地寺院雄伟的建筑群已耸立在眼前,我们快到双岔镇了。我为他即兴赋诗一首:“手握乾坤四海驰,一家生计赖支持。车灯点亮街灯处,乐为助人归寓迟。”并告诉他诗的题目叫“藏族的哥”,他虽然不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但知道我是在夸他,所以他很开心。 携手走在脱贫路上,我发现,贡去东知的淳朴和善良才真正是他赢得好人缘,汇聚人脉的诀窍。我相信,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中他的自我发展能力会越来越强,日子也会越过越好,他想拥有一辆出租车的愿望也一定会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