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阳光洒遍甘南大地
——改革开放40年我州人口计生工作发展纪实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8年08月30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王满辉


  百年大计,以人为本。
  人口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甘南州自1982年全面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以来,全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人口委的精心指导下,在广大人口计生工作者的艰辛努力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营造环境,强化基础,狠抓落实,始终把控制人口增长作为振兴甘南的重要举措,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进入了稳定低生育水平阶段,取得了有效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和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两大历史性功绩。
  改革开放40年来,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在艰难中前进,在探索中发展,现已步入了人口与资源环境逐步协调、人口政策与群众意愿逐步适应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崭新阶段。

  记者 王满辉

有效控制人口数量
  40年来,全州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为甘南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人口出生率由1982年的20.55‰下降到2017年的11.38‰,人口自增率由1982年的13.55‰下降到2017年的7.16‰,农牧村符合政策生育率由1982年的不足50%提高到2017年的98.86%,妇女总和生育率由1982年的3.9下降到2左右。
  按1982年生育水平推算,全州累计少生30.2万人,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有效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创造了较长时间的人口红利期,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健全生育利益导向
  截至目前,我州逐步健全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促进了民生的改善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面落实。自实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以来,全州坚持民生优先、服务为先、基层在先,不断扩大各项优惠政策的受益人口,全面推进“313”计生利益导向惠民工程,建立健全相关部门会商制度,最大限度地为计划生育家庭办实事、解难题。
  全州全面落实国家奖励扶助、少生快富和特别扶助“三项制度”,并逐步提高标准、扩大范围,解决了广大计划生育家庭的实际困难,使广大农牧民得到了更多实惠,转变了群众的生育观念,提高了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促进了计划生育政策的全面落实。
婚育观念发生巨变
  40年来,全州婚育观念发生巨大变化,提高了妇女地位,推动了社会进步。全州平均初婚年龄由1982年的17.1岁提高到2017年的22岁;平均早婚率由1982年的25%下降到2017年的7.61%;晚婚率由1982年的22%提高到2017年的54.37%。
  同时,由于组织开展了关爱女孩、婚育新风等活动,鼓励引导群众实行计划生育,使广大妇女赢得了走向社会的时间和机会,对提高妇女的文化程度、掌握致富技能、参与社会活动、提高妇女地位等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计划生育家庭子女的受教育程度得到显著提高。
技术服务大幅提升
  40年来,甘南州人口计生四级管理和服务网络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全州建立了全员人口和育龄妇女信息系统(P&WIS)、全员流动人口统计信息管理系统(GPL)、人口计生系统办公平台(OA系统)和政务专网,实现了州、县、乡三级联网,人口覆盖率、数据更新率和准确率均达到98%以上,育龄妇女“阳光服务卡”全面应用。
  人口与教育、公安、卫生、人社、民政、统计部门建立了数据比对与交换机制,人口信息化的健全完善为各级宏观决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队伍建设不断夯实
  40年来,甘南州始终高度重视人口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大力加强“双推优”和“双评”工作,积极鼓励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各级计生工作人员学历、职称和业务素质有了较大提高。
  在甘南州各部门的帮助和计生系统全体人员的努力下,全州持续21年完成省上下达的人口计划,获得中宣部、国家人口计生委等13个部委授予的“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示范州”称号。
  回顾过去,硕果累累;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在新形势下,全州人口计生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九大精神,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稳健地推动工作向前发展,努力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南提供和谐的人口环境。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