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津陇有情 大爱无疆
——2018津陇文化交流演出“花好月圆”大型民族音乐会侧记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8年09月03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马保真


  记者 马保真

  津甘携手,脱贫攻坚;海山相依,情深谊长。8月30日,甘南大剧院灯火辉煌,2018津陇文化交流演出“花好月圆”大型民族音乐会在这里举行。
  一个在环渤海之滨,一个地处雪域高原,天津市和甘南藏族自治州两地虽远隔千山万水,却阻隔不断天津人民对甘南人民的援助深情。
  天津对口帮扶甘南工作源远流长。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两地就建立了对口帮扶与经济协作关系,成功实施了一大批项目,有力推动了甘南州经济社会发展。
  晚上8点,天津市民族乐团的演奏家们陆续坐定,首席指挥董俊杰迈上指挥台,一阵热烈的掌声顿时响彻剧院,一条优雅的弧线由指挥棒划出,音乐厅内只剩干净的旋律。
  一曲《山村节日》拉开了音乐会的序幕,观众的热情渐渐被唤起,这首为庆祝节日而创作的乐曲,用欢快的旋律将在场的观众引入了天津甘南文化交流的浓厚氛围里。
  唢呐演奏的《全家福》旋律走向、调式色彩及吹奏特点,都给人一种古朴、洒脱、强进之意,使人挥之不去、难以忘怀。此曲奏罢,看台上观众忍不住频频点头,距离较远的音乐爱好者相互对视,微笑着点头示意。
  天津歌舞剧院副院长、首席指挥董俊杰告诉记者,这次天津民族乐团来甘南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带来了具有天津特色的《大寨红花遍地开》和《连年有余》等节目。他说,“甘南是一带一路上的重镇,我们还特意安排了《丝绸之路》《甘南恋歌》等节目,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感。对于音乐而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创新永远是音乐进步的动力,甘南浓郁的民族文化也为我们今后的创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希望以后能多来甘南演出。”
  音乐会上,甘南歌舞剧院演员尹菲还深情演唱了由首批援建甘南干部郭宝金创作的《甘南恋歌》,美妙的旋律和甜美的歌声将音乐会推向了新的高潮。
  “能和这么多优秀的文艺工作者同台演出,我感到非常荣幸,也很激动,各位老师还给了我很多的帮助指导,让我学到了很多。”尹菲说。
  这首歌饱含了广大天津援甘干部对甘南的热爱,作者郭宝金在对口支援甘南藏区时被美丽的甘南深深吸引,被藏区人民的淳朴所打动,他深切体会到了甘南藏区日新月异的变化,于是他激动地写下了这首《甘南恋歌》。
  天津音乐学院教授赵元春说,这次演出,就是为了让更多的藏区群众了解中国的民族乐器,更希望甘南的孩子能考入天津音乐学院,学习更多的音乐知识,起到更好的文化交流作用。
  在喜迎改革开放40周年的时刻里,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扶贫协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下,天津与甘南手拉手、心连心,用真心真情真干,精心呵护津甘各族人民的友谊之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当晚演出结束后,观众热情不减,乐队两次返场加演。
  台下掌声不断、台上久久致谢,这场文化盛宴得到了现场观众的高度称赞。
  “我以为这是一场普通的音乐会,然而一开场,立刻感觉与众不同,由国内顶级的民族乐团演出,这是甘南州和天津市音乐文化交流的一次盛典,每个节目都非常精彩,让我们有幸感受到了中华民族伟大文化的源远流长,希望像这样的音乐会能经常来到我们甘南草原,让我们大家有更多的机会去欣赏和学习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现场观众苏有文的一番话,代表着所有观众的心声。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