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倾情民生铸丰碑
——甘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跨越式发展纪实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8年09月04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记者 马云 通讯员 周彦

  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全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全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统筹城乡就业工作成效显著
  2018年,全州400名农牧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赴天津市劳动保障技师学院参加为期45天的劳务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有意愿在天津就业的学员,由学院推荐到天津相关企业就业,培训人员的交通费、食宿费等全部由政府买单……
  悠悠万事,民生为先,百姓至上。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程,没有终点,只有新起点。
  近年来,州委、州政府始终把促进就业作为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首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各项就业政策,以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城乡富余劳动力三大群体为重点,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和倡导全民创业,着力稳定就业数量、提升就业质量,不断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截至2017年底,全州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累计5582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累计22741人,就业困难人员累计就业9017人。全州共接收安置转业干部212人。累计安置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公益性岗位人员35935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1998年以来,我州共有39138名大中专毕业生报到,目前已安置就业35224人,就业安置率达到90%以上。1991年以来,农牧村富余劳动力累计输转236.74万人次,累计实现劳务收入145.64亿元。全州累计投入就业专项资金160321万元,有35935人享受岗位补贴17645万元,有7051人享受社保补贴1423.56万元。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公益性岗位工资达到1520—1570元。累计为12397户自主创业人员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1500万元,为25户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963万元。全州建成8个职业技能鉴定所和3个民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机构),共有专兼职教师和鉴定考评员200余人。累计进行各类就业技能培训83567人,累计投入培训专项资金4123万元,组织职业技能鉴定48507人,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43659人。
社会保障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
  就业是民生之本,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民生之基。
  2018年6月1日起实施州内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一站式”结报和异地就医结报工作;我州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可登录甘肃政务网或甘肃人社网办事大厅自助申请办理网上异地就医备案……一项项民生新政开花结果,城乡居民感受到“稳稳的幸福”。
  我州社会保险从改革开放以来,以执行国务院1951年颁布的《劳动保险条例》为起点,经历了从无到有、由点到面、由面到全,从城镇到农村、从职业人群到城乡居民全覆盖的发展过程。经过不懈努力,基本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制度已经覆盖到城乡所有应参保人群,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助、失业有所济、生育有所补的目标。
  截至2017年底,全州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5.62万人次,占2016年州内常住人口71.02万人的92.4%。全州城镇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2.75万人次。全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9.9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5.53万人,各项社会保险参保率平均达到95%以上。同时解决了集体企业职工、“五七工、家属工”养老保险和企业老工伤等历史遗留问题。
  2015年至2017年,全州累计征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41.23亿元,累计支出23.75亿元,基金累计结余16.14亿元。根据国家统一部署,我州连续13年提高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平均年增长达到9.7%。2017年,州内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2590.16元,比1991年(412元)增长了528.68%;离休人员养老金水平达到8016.31元,比1991年(1700元)增长了371.55%。我州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在省上调整提高的基础上,按类区分别再提高10%。(下转二版)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