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深化改革强机制 改革开放40年来,州妇幼保健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关于加强藏区医疗制度改革、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健康甘肃”建设的总体部署,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机制,积极推动分级诊疗、全民医保、药品零差价和综合监管等制度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年来,医院先后实行了药品(中药饮片除外)零差率销售、耗材零差价,严格执行甘南州2017版医疗服务价格,住院患者“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报服务模式,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直接让利于老百姓,方便群众就近就地到甘南州妇幼保健院接受医疗保健和住院分娩。 大力深化健康扶贫工作。“一人一策”健康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医院积极抽调11名副高以上职称专家前往合作市、碌曲县开展了家庭医师签约,并结合因病致贫返贫户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一人一策”健康帮扶工作措施。同时,先后组织专家团队深入贫困户家中,详细了解群众健康状况及疾病诊治情况,对患病群众进行细致的体格检查,为贫困户患者诊治疾病,指导合理饮食和健康保健知识,并就健康扶贫政策以及参合农牧民报销政策等内容进行了广泛宣讲。目前,共筛查合作市需健康扶贫群众37户37人,碌曲县需健康扶贫群众28户28人,为医院各项健康扶贫工作任务推进落实夯实了基础。 优化队伍强支撑 人才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州妇幼保健院高度重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积极与州委组织部、州卫计委共同筹建了“甘南州卫生人才创新成长学院”,旨在为全州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优秀医院管理者、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才,为藏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严格落实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意见的要求,结合甘南州实际,大力推行一岗一薪、易岗易薪,积极探索制定了各级各类工作人员的岗位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有效激发了职工的工作激情和热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立足现有人员使用培养,积极把临床保健一线高级职称专家聘为重点学科带头人,把中级以上职称作为第一层次学科带头人重点培养,把年轻二级以上科室主任作为妇幼保健院后备人才队伍努力培养,先后共评选学科带头人11人,并享受学科带头人绩效。同时,先后聘用4名州内知名高中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中医保健科、儿科、麻醉科等科室服务,全院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目前,全院共有工作人员127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05人;共有副高以上职称16人,中级职称28人;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39人。院内共设立职能管理科室7个、临床科室9个、保健科室4个。 健全设施美环境 为有效改善甘南州及其周边地区居民特别是广大妇女、儿童的医疗条件和就医环境,进一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妇幼保健及医疗服务,州妇幼保健院充分利用搬迁项目建设了5600㎡的业务楼,新建配套用房面积1521㎡,有效改善了医院就医环境,极大提升了医院医疗服务水平。 进一步优化就医流程,营造舒心就医的环境,医院在妇产科、内儿科专家门诊及彩超室安装了排队叫号呼叫系统,积极协调开展了州妇幼信息综合平台建设工作,建立了单位微信公众平台和微信支付账户,深入推进单位健康平台信息化建设,开发启用了移动查房、移动护理、患者就诊秩序管理、LS系统、规范用药、病案归档管理等信息化系统,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稳步有序推进,切实方便了广大干部群众到医院就医。 严格落实甘南州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相关要求,努力营造方便舒适的诊疗环境,医院继续实行院内全面禁烟,在全院醒目位置悬挂了警示牌和条幅,通过区域划分,确定责任人,基本做到了院内无人吸烟、地面无烟头,达到了“无烟医院”的要求。同时,对病区及公共服务区域墙面进行了全面粉刷,在院内每个楼层增设了24小时不间断自动供应的大容量高端开水器,在院内公共服务区域培植了绿色植物盆景,保健院焕然一新,有效美化了医院整体就医保健环境。 培育文化树新风 近年来,州妇幼保健院致力于积极向上的单位文化培育发展,注重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以文化发展带动单位职工作风的进一步转变,推动医院各项业务快速发展。在医务人员通道设立了职工创意墙,先后举办了“关爱藏区女性健康,共享和谐幸福生活”为主题的健康体检和义诊、以“争当三八红旗手,建设和谐保健院”为主题的座谈会等一系列大型活动,通过表彰三八红旗手和和谐家庭,现场介绍工作生活经验或进行先进事迹演讲,努力增加了全院职工医学人文气息,有力推动了医院内部团结、健康、积极文化氛围的形成。 大力加强和谐医患关系建设,广泛利用展板橱窗、甘南妇幼卫生动态、电视等形式,深入开展医院文化宣传,积极宣传医院实行的各项便民措施、日常工作动态以及在工作中总结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取得的实际成效,以全方位、大幅度的宣传报道,进一步增进了广大患者对医院工作的了解,促进了患者对医院各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