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满辉
“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五个具体方面。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总要求和总目标。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并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党的十九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着眼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新规律和城乡关系变化新特征,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对“三农”工作作出的新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精准扶贫是乡村振兴的头等大事,环境综合整治是乡村振兴的先手棋,生态文明小康村是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核心,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目标。”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州委书记俞成辉说。 在甘南州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从现实需要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州农牧业农牧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主要是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农牧业抵御风险能力不足;农牧业市场化程度低、产业链条短,新型经营主体综合实力和带动能力不强;农牧民自我发展能力弱,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的任务艰巨繁重;农牧村基层组织带动能力不强,村庄空心化、农牧户空巢化、农牧民老龄化等问题日益凸显;农牧村公共文化服务不足,乡村治理体系不够完善,封建迷信、赌博现象时有发生。因此,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对我州这样一个农牧业占重要地位、农牧村人口占多数的深度贫困地区而言,既是中央部署、国家战略,也是发展所需、百姓所盼。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加快我州农牧村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和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大举措。 州委副书记、州长赵凌云说:“全州上下务必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把握好两个优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脱贫攻坚是实施乡村振兴的优先任务)、两个融合(城乡融合发展,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及五个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等要求,不断创新思路、不断丰富载体,全力打造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创新示范区。” 我州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和强力推进全域无垃圾示范区,这两项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宗旨高度契合,为我州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打好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合作:倾力打造最美高原明珠 合作市利用甘南州府独特的区位优势,结合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积极打造城市近郊型、景区依托型、传统民俗型等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旅游专业村、旅游扶贫村等10个。大力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着力完善当周草原景区、美仁大草原和勒秀洮河风景区基础设施,带动周边旅游村发展壮大、农牧民增收致富。截至目前,合作市户外旅游度假点达到40余家,农牧藏家乐达到60余家,旅游从业人员达到1600余人。 合作市抢抓“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有利时机,依托国道213线、省道306线、临合高速等交通干线,建设油菜花、花卉观赏带1667亩,改造提升旅游厕所36座,完善观景台、景观小品等基础设施,全力打造精品旅游风情线。合作市还精心推进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截至目前,2017年开工建设的25个小康村工程进度达到90%,2018年开工建设的28个小康村工程进度达到35%。 为促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合作市共配备垃圾清运车57辆,垃圾收集车110辆,垃圾箱、果皮箱1690个。为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合作市为每个乡村、每个景区、每条公路、每条河流配备卫生保洁员,截至目前,全市共雇佣卫生保洁员395人。今年以来,台盟中央、北京市政协、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等60多个考察团先后来合作考察观摩,合作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在省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广泛好评。 夏河:绿色崛起推进乡村振兴 夏河县把脱贫攻坚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任务,2017年全县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35元,增幅为9.2%。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4615元,增幅为13%。“两不愁”问题基本解决,安全饮水达到100%。扎实推进“控辍保学”专项行动,共劝返复学1312名,到年底义务教育巩固率可达到95%以上;农牧村人口医保参保率达99.01%,贫困人口参合全覆盖,因病致贫返贫率大幅下降;已消除D级危房,C级危房改造任务将于今年全面完成,贫困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夏河依托拉卜楞寺的旅游资源,按照“围绕一个核心、打造六大景区、拉开一条长线、覆盖十个乡镇、串起十个名村、美化一带一廊、建设三大基地、编排一台大戏、提升建造两城、配套五大设施”的思路,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建成熊猫沟村、太阳沟村等28个旅游专业村,累计扶持建办自驾游营地、帐篷营地、农(牧)家乐等276家,其中星级农(牧)家乐192家,全县旅游从业人数达4000多人。截至8月底,全县共接待游客225.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2亿元,其中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带动1200多农牧民就业,创收近2000万元。 夏河县认真实施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项目,2015年以来全县共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172个,覆盖全县14个乡镇53个行政村172个自然村6161户3.5万人,其中贫困村76个,贫困户762户3563人,总投资9.84亿元。(下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