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从2015年始,州人大常委会积极推行代表建议提出、审查、交办程序,由以往“会中集中提出、会后统一交办”完善为“会前征集、筛选预交、列入计划,会中提出、会后交办、全年落实”的方式,提高了议案建议的质量,使办理工作与发展计划有效衔接,大大提高了代表建议办结率、落实率和满意率。同时,代表意见建议承办单位坚持“开门办理”,形成了建议办理前与代表沟通、了解代表具体要求,办理中与代表联系、通报办理进程,使办理工作让代表满意群众受益。 重督办,让代表“好声音”落地见效。通过常委会领导领衔督办、有关委员会归口督办、人大代表参与督办、组织开展专题检查、常委会会议听取办理情况报告等多种形式,形成督办合力。同时,加大公开督办力度,新闻媒体向全社会公开代表建议目录和办理结果,接受监督。特别是近年来,常委会广泛运用现场办理、开门办理、办后回访、对口督办等各种方式,实现了重办理、轻答复的扭转,代表建议的办理质量和水平逐年有新高。由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牵头督办的一大批代表建议得到高质量办理,例如关于扩大棚户区改造项目覆盖面、加大草原生态环保与建设、对游牧民定居点进行提升工程、请求编制九甸峡库区发展规划、提高环卫工人工资待遇、在汽车驾照考试中开设藏语考试等建议,办理成效明显,社会反响良好,切实发挥了办理一件建议,促进一方事业的作用。随着代表意见建议办理工作的加强和完善,自1980年4月州第八届人大一次会议至2018年1月第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州人大代表共提出意见和建议共5449件,基本办理答复完毕,代表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在96%以上,通过积极有效的办理,体现了代表高度负责的主人翁精神,树立了人大代表的应有权威。 完善机制:在助推代表履职上强保障 健全制度,让代表履行职务有章可循。州人大常委会为了保障人大代表更好地依法执行职务,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工作的实施意见》《州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履职管理办法》《州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开展“两联系”工作的实施意见》等,在密切联系代表、创新代表活动方式、增强代表活动实效、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代表工作制度和机制进一步完善规范。尤其2015年,坚持问题导向,认真调查研究,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关于加强改进人大工作精神,着力打造人大工作的升级版,补齐人大工作的短板,报请召开了州委人大工作会议,出台了《中共甘南州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意见》,从五个方面制定了21条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建立无固定收入代表履职补助制度,州县乡三级人大无固定收入代表分别按每人每月800元、500元和300元的标准予以保障;州县乡三级人大代表活动经费每人每年分别提高到2000元、1000元和500元,代表误工补贴每人每天提高到200元。通过有力有效的履职保障,增强了代表的履职责任感和荣誉感,激发了履职热情。 加强指导,让县乡人大换届结果有成。历届州人大常委会在州委的全面领导下,高度重视县乡人大换届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县乡人大换届的部署要求,人大常委会在法制上提供保障,就换届选举有关问题作出决定,依法保障换届选举工作;在工作上加强指导,及时提请州委批转全州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工作的安排意见,设立换届选举工作联席会议,主任会议成员分片指导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实现了全州人大工作的薪火相传和接续奋斗,不断为全州民主法治建设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立足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是人大代表的初心和使命,也是代表工作的动力和目标。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光辉指引下,州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必将留下更深沉、更坚实的足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