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筑就食药安全的牢固屏障
——改革开放40年我州食药监管工作跨越发展纪实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8年10月19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马云


  记者 马云

  民生无小事,食药总关情。改革开放40年来,州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牢记职责使命,不忘为民初心,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州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药品安全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把从农田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的每一道防线,全力保障了全州74万各族儿女“舌尖上的安全”。
夯实基础 全程监管无缝隙
  距玛曲县城60公里的阿万仓乡,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曾经这里的食品药品安全无人问津,而今随着阿万仓乡食品药品监管所的建立,有效解决了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存在盲区的问题,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党的十八大以来,州食药监局投入800万元启动基层监管所标准化建设和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工程,实现我州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能力全覆盖和标准化。目前,州、县两级应急队伍均已配备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移动执法装备,2个州级检验检测机构通过资质认定评审,102个乡镇监管所基础建设全面通过省级规范化验收,食品药品监管基础得到全面夯实。
  在食品领域,以食品添加剂、儿童食品等为重点产品,以学校周边、旅游景区等为重点区域,以网络销售等重点业态开展集中整治,实施餐饮业质量提升工程,大力开展小餐饮、食品小摊贩、食品小作坊等“三小”治理,持续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水平。在药械领域,全面开展“中药饮片生产质量管理提升计划”,落实GMP、GPP规范要求,持续加强国家基本药物质量和特殊药品监管,规范特殊药品使用行为和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行为,清理了一批不符合安全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取缔了一批“黑工厂”、“黑窝点”,进一步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藏药是我州的特色产业,在藏药监管方面州食药监局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一方面通过持续加强藏药和藏药制剂监管,规范特殊药品,开展“中藏药生产质量管理提升计划”,推动藏药制剂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生产;一方面,按照“解难题、促发展、保安全”的思路积极开展大调研、大走访活动,在行政审批、技术支撑、政策咨询、信息交流、人才培养方面为藏药生产企业提供良好服务,促进藏医药产业发展。目前,全州有7家藏药制剂室取得了省局颁发的制剂许可证,26个国药准字号中藏药品种建立了原药材真伪标本室,677个制剂获得了批准文号,批准文号从无到有,我州藏药产业实现长足发展。
  近年来,我州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向“脏乱差”宣战,在全州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环境革命”。在这场攻坚战中,州食药监局积极开展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食品安全专项治理,全面提升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环境卫生水平。制定出台《甘南州农家乐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标准化工作指导意见》等文件,全面加强对景区及周边农家乐、藏家乐的食品安全监管和整治提升力度,推动形成依法监管、规范经营、放心旅游的旅游市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格局。
敢于亮剑 重拳出击治顽疾
  “我要检查一下工作人员的健康证。”“餐盘有没有消毒啊?”“卫生要特别注意哦。”
  2017年6月23日,碌曲县食品药品稽查局执法人员在距县城2公里的九寨情缘饭店进行食品安全大检查。食品安全“百日大整治”开展以来,在海拔3500多米的高原,他们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行程长达4000多公里,查处了一批食品药品违法案件。他们是夜以继日奋战在食品药品稽查一线众多稽查人员中的一个写照。
  党的十八大以来,州食药监局以查办典型违法案件、强化稽查办案能力为抓手,从重从快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积极稳妥推进行政处罚信息公开。2013年以来,全州共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1875件,收缴罚没款630余万元,没收销毁假冒伪劣食品药品137.5余吨,发出责令改正意见书4342份(次)。对各项专项整治过程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和抽检不合格食品药品的查处率达到了100%。八县市监管部门均开通了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网址,案件信息公开率逐年增长,为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拧紧了“安全阀”。网格化监管、规范化检查和痕迹化管理的“三化”管理模式保障了全州食品药品监管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多年来没有发生一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
智慧监管 信息支撑提效率
  在州食品药品安全应急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正通过信息化平台查看监管数据。
  近年来,通过大数据信息化全程监管平台和移动执法终端技术手段的运用,我州实现了对全州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学校食堂等重点领域的在线监管与执法,较好地解决了点多线长的监管难题,有力提升了监管的效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州食药局投入资金600余万元全面打造“智慧食药监”,建成了全州“四品一械”基础数据库,完成了州县乡三级“视频会议传输系统”“OA办公系统”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州县两级食品药品安全应急指挥中心和智慧化监管数据中心建设,实施餐饮单位“明厨亮灶”和生产企业“透明车间”及“阳光仓储”改造升级,加大行政审批、电子追溯等信息平台的应用力度,推动“互联网+”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与监管工作的深度融合,实现对全州食品药品安全的科学监管、精准监管、效能监管。
共治共享 多方参与成常态
  2016年3月,在甘南州广播电视台演播大厅,进行了一场关于新颁《食品安全法》的知识竞赛,参赛选手们踊跃答题,为观众献上了一场食品安全知识的盛宴。
  2015年10月1日,被冠以“史上最严”的新修订《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社会共治原则也首次在新法中予以明确。州食药监局紧紧围绕社会共治食品安全中心主题,集中开展“12331投诉举报宣传日、食品安全宣传周、安全用药月”等主题鲜明的宣传活动,广泛开展“陇原护老”“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大讲堂”、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农牧村、进企业、进寺院“六进”等科普宣传,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保障食品安全协同共治,树立起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的意识。
  行业协会和新闻媒体是社会监督的重要载体。州食药监局充分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兴媒体,组织全州各级食药监管部门开通官方微信公众账号,定期向公众发布食品药品监管动态;依托《甘南日报》平台,在全州范围发行藏汉双语《食品药品话安全》季刊24000余份,同时邀请甘南日报社、甘南电视台记者,赴八县(市)挖掘身边的“食药安全守望者”,拍摄“我眼中的食药监管故事”,多角度、多侧面地向社会公众解读监管政策法规、工作举措,展现我州食药监管执法风采及精神风貌。
示范引领 品牌建设显成效
  2017年,州食安委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综合协调的职能作用,积极引导和调动食安委成员单位的监管力量,成功举办以“发展牦牛乳品产业、助推甘南精准扶贫、实现藏区绿色崛起”为主题的2017中国牦牛乳产业发展论坛,助力高原特色产业优化升级。
  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正式启动后,州食药监局结合省级争创方案,注重引导全民参与创建,形成了政府部门、企业主体和社会各界“三位一体”整体联动的良好局面,通过三年多系列创建活动的开展和全系统的艰苦努力,推动了公众食品安全知晓率不断提升,创建示范城市的品牌效应初步显现。目前,共创建合作市、舟曲县2个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合作市、临潭县2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省级示范街14条,食品流通示范单位(店)160家,打造示范餐饮单位72家、示范学校食堂27家,全州通过“三品一标”认证的农产品生产企业及专业合作社达27个,认证具有绿色食品的产品53个。
  一项项抓铁有痕的食药安全监管措施,犹如春花竞放,写满民生情怀,彰显出监管部门的勇气、责任与担当。一场围绕食品药品安全的考验,我州永远在路上……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