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芝莲 深秋的卓尼大地,处处涌动着精准扶贫、脱贫“摘帽”的激流。 卓尼县紧盯“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举全县之力,聚焦扶贫对象、目标、内容、方式、考评、保障“六个精准”,以超常规的举措和办法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2013年,卓尼县贫困人口6731户3.12万人,2017年底贫困人口2056户8676人,贫困发生率从34.4%下降到9.26%。 走什么路子、发展什么产业才能确保2056户8676名贫困人口完成整体脱贫?
驻村入户真扶贫 调整选派54名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派遣254名干部充实驻村帮扶工作队。从县直机关单位选派552名熟悉现代农牧业、乡村旅游、村镇建设、农村金融、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干部,充实加强乡镇脱贫攻坚力量。 1000多名帮扶干部,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农牧户,紧紧围绕精准要求,按照全县“1+17”一揽子方案,着力在“补短板”“破瓶颈”上下功夫,切实在提质提效、增收节支上求突破,坚持一盘棋布局、一条线推进,推动全县精准扶贫行动深入持续开展。 全面建立“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结对帮扶机制,建立帮扶工作队常态化考核机制,确保人在岗、心在村、事在办,带领群众创业创收,谱写了一曲曲扶贫攻坚的动人乐章。 补齐短板夯基础 整合行业扶贫项目和财政涉农资金,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向贫困片区、贫困村、贫困户倾斜,着重补齐住房、饮水、道路、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短板。新建、改扩建贫困村幼儿园29所,4996名贫困家庭幼儿全部享受免保教费政策;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覆盖资助体系,三年累计发放资助金5738万元、受益贫困学生3.58万人(次),有效防止了因学致贫现象的发生。 对1431名患慢性病贫困人口实行家庭签约服务;发挥省级医疗机构“组团式”援藏的平台作用,组织112名罹患重大疾病患者到省中医院集中救治;今年为贫困群众报销1939人(次)737万元,大病救助212人(次)52.09万元,基本医疗救助6862人2403万元。 大力实施危旧房屋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今年完成276户危房改造,全面消除了C、D级危房;通过卓尼商会向企业募捐44.7万元及砂石等建筑材料,保证了39户特困户无需贷款及借款便完成住房改造;完成10个集中安置点、4个插花安置点401户贫困群众易地搬迁工作。 (下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