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发海
从1978年至今,甘南州改革开放走过了40年历程,在这40年里,甘南经济社会全方位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一、对甘南四十年改革开放在社会生活成就方面的感受。 改革开放40年来,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与1978年相比,实现了井喷式增长,特别是全州各族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变化,比如,甘南地区(下同)生产总值2017年是1978年的124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17年是1978年的8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年是2014年的3.8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2017年是1978年的103倍;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2017年比2014年下降1.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2017年比1978年下降30.4个百分点。 如果上面的数字太抽象,那么,就用下面的事实来说明。甘南改革开放前比解放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后比改革开放前又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从吃不饱到吃得好的改变。 改革开放前,人们在生产队整天集体劳作,生产积极性不高,粮食产量少,相当部分还要上缴公粮,自留部分少,粮食不够,家家省着吃。吃国家供应的玉米面是常事,小麦面很少吃。那时,每天只吃两顿饭,做饭务必计划着,不然,提前吃完本年之粮,则会挨饿,人们经常吃不饱。人们无吃好的奢望,唯有吃饱的渴求,吃饱是人的第一需要,也就成了人们的第一关心。牧区粮食由国家定量供应,还是粮食紧张,饮食十分单调。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吃饭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到现在,粮食奇迹般一下就多起来了,农牧村家禽家畜一年比一年多。粮食、油、盐、酱、醋、糖等各类副食品、猪肉、牛羊肉、鸡鸭鱼应有尽有。农贸市场十分活跃,各类瓜果疏菜、家禽海鲜,精米精面、带丝虾蟹要啥有啥。饮食行业繁荣昌盛,吃啥有啥。 (二)从勉强遮体到合身和美的改变。 1978年前,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物资匮乏,干部与农民的收入也极少。日常食品、用品皆是凭票供应,许多贫寒的家庭,虽然发了布票,但无钱买布料做衣服是常事。人们时常的穿着大多灰兰白三色,四个兜的中山服、军干服,十分单调,并多显出几分清贫。衣裤普遍是打着补丁,衣料洗得褪色,仍是舍不得丢弃。冬天,人们穿着自制的棉袄,出门裹着袖筒,由于日子俭朴,人人只能省穿顾嘴。牧区穿着大多是传统服饰,显得朴素、简单。 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衣着也不断随经济的好转演变着。到现在,城乡市场活跃,到处衣服店铺林立,布料品种不计其数,各种料子,商铺、网店,各型服装,花色品种琳琅满目,价廉物美,由你尽兴挑选。西装革履、健美裤已是太寻常的装束。在城市、农村,甚至牧区,部分人穿着各种时装追赶潮流,各种样式使人眼花缭乱,女妆品的种类更是众多,只要有钱,买啥有啥。穿衣已不再是为了御寒,人们追求衣着的合身和美。 (三)从又矮又黑的木结构房到宽敞明亮的砖瓦房的改变。 解放后,国家一穷二白,首先是发展生产,力争人人有吃有穿,顾不了住房问题,所以,在改革开放之前,人们的住房大都是木结构的房,又黑又矮。房内的锅灶、家具、桌凳、柜子、炕上的铺盖等十分简陋。点灯多是煤油灯,昏黄的、暗暗的,油烟常熏黑墙壁。牧区大多住帐篷,帐内陈设、摆设十分简陋。不仅农牧村,就是机关单位的职工住房,也十分简单。 改革开放后,国家逐步解决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党的富民政策的实现,到现在,城乡居民的住房逐渐发生了大改变。农牧村私人建房越来越多,越来越宽敞明亮,房屋的内外装修也越来越考究;电灯进入家家户户,自来水进了每户人家;电饭煲,电磁炉、微波炉、冰箱、冰柜、热水器、洗衣机等电器成了家庭必备之物;客厅的沙发、液晶电视、电话、音响、茶几处处透露出现代的气息;单位职工的住房也一样发生了巨大变化,住房面积增大,家具陈设新颖,不必细说。 (四)从行路难到交通四通八达的改变。 改革开放前,由于国家经济实力弱,对“三农”投资有限,农牧村交通十分落后,只有牛车路通向外界,路又窄又陡又弯又烂,十分难行。人们出行大多靠步行,年复一年,一步步,人们就这样用脚去丈量地球。牧区交通工具是骡,行走缓慢。交通不便极大限制了人们出行的自由。 改革开放极大地改善了交通状况,近四十年来,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异常迅猛,铁路、公路、航空、轮船、高铁、高速公路建设,捷报频传。如今,无论是城镇,还是农牧村,交通运输十分便捷,水泥路道路平坦,路面宽阔,公路网络密布。便捷的交通,促使从自行车、摩托车、大小汽车、农用车往来络绎不绝,婚礼接亲,常是好多小车陪送,场面壮观。 二、对甘南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启示。 既然甘南四十年的改革取得了这么大的成效,那就要汲取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经验和启示,以推动以后的改革开放顺利进行。 (一)要有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定信念。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他呼吁全党上下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改革只有进行时,而没有完成时,他提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不改革就没有出路,甘肃很多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在全国之后,甘南很多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又在全省之后,所以,穷则思变,甘南更要坚定改革的信念。 (二)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同时,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的改革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甘南的改革也不例外。 (三)改革开放,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贵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党中央始终强调改革的重要性,要求塑造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要推动形成更加浓厚、更有活力的改革创新氛围,要让改革的血液融入民族基因,使改革成为自觉行动。甘南也迫切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全社会树立不改革就没有出路的精神氛围。 (四)改革开放,重在发挥群众首创精神,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邓小平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衡量一切改革措施得失成败的最高标准。认为是否生产力发展了,是否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了,这是衡量改革成败的决定因素。新的改革必须在新起点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办好办实,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五)改革要有科学的方法。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既要有坚定的意志、无畏的勇气,也要有非凡的智慧、科学的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调研时提出改革要处理好五大关系:一要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二要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三要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四要处理好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五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甘南更应处理好这个关系,特别是要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六)敞开怀抱、加强合作,以更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发展潮流。 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中国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对外开放对甘南显得特别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