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卓尼县纪委监委提高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
以精准监督促进精准扶贫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8年11月30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三本账


  柴玉龙 徐健

  今年以来,卓尼县纪检监察机关紧密结合实际,突出工作重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重点加强对扶贫政策落实、扶贫资金管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等情况的监督检查,以“精准监督”促进“精准扶贫”,不断提高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实效,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纪律保障。
强化政治学习 严明党纪法规
  卓尼县纪检监委要求纪检干部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深刻领会中央、省州县关于对脱贫攻坚工作的目标要求,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把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监察工作作为政治任务,高度重视,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州委、州纪委、县委的总体安排部署上来,深入思考、科学部署、迅速行动、突出实效,确保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扎实开展。
  完冒乡纪委组织藏汉双语干部,开展送廉下乡活动,对村干部和群众讲解精准扶贫、低保资金、危房改造等惠农政策和基层“微腐败”案例,发放相关宣传资料,极大提高农牧民群众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健全制度体系 层层传导压力
  建立健全了县纪委常委、监委委员包抓乡(镇)制度,要求包抓乡镇人员定期投身脱贫攻坚一线,重点聚焦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参与指导乡镇纪委查处违规违纪问题,有效提高了乡镇纪委查办案件的能力,确保了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医疗保障、教育保障、小康村建设、扶贫项目等落到实处,并通过随机监督检查,形成各级纪检监察干部强大的监督网。
  截至8月底,县乡纪委共受理扶贫领域信访件47件,上级转办督办7件,省州纪委反馈移交31件,自办9件,其中立案2件(党内警告处分2人,诫勉谈话2人,通报批评5人),拟立案审查调查2件,了结36件,其中告诫约谈11人,通报批评37人,批评教育90人,提醒约谈45人,书面检查28人,正在办理7件。
拓宽案源渠道 深挖问题线索
  深入基层挖掘问题线索,县纪委班子成员深入乡村,走访调查、随机抽查,做到扶贫工作开展到哪里,监督执纪问责就开展到哪里。对扶贫领域“零查处”工作滞后的乡镇纪委提出明确要求,限期“零突破”,层层传导压力。整合乡镇纪委、派驻纪检组力量,以乡镇、村组为重心,对受理的信访件、排查到的问题线索进行严格管理,突出快查快办快结。乡镇纪委公开设立扶贫领域监督举报信箱,指定专人负责接待群众信访举报。
  发现扶贫领域“零查处”方面的问题共15件,其中立案1件,党内警告处分1人;正在立案审查调查4件,拟立案8件,正在核查2件,对所有信访件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洮砚乡把每月最后一次集市贸易日定为开展“大接访”活动日,对各项惠农政策未落实到位、村组干部不作为乱作为、乡干部开展工作中存在的作风问题等集中接访,做到“来访必接、有诉必理”,使来访群众能够访到想访的领导、说出想说的话、解决该解决的问题,有效预防和减少了重复上访、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真正把信访工作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
  从年初到9月底,洮砚乡共开展大接访活动9次,下访巡查5次,累计接待来访、问题反映200多人次,办理业务工作120余件,处理群众矛盾纠纷30余件,解决群众反映疑难问题30余件,转交村级业务工作并挂牌督办办结14件,转交纪委核查案件2件,初核了结一件,正在进一步核实一件。
严肃执纪问责 形成高压态势
  卓尼县纪检监察机关切实找准在脱贫攻坚中的定位,真正把监督责任记在心里、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以“解剖麻雀”的精神,把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做细做实,以严肃问责倒逼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主动扛起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
  9月初,县纪委监委成立3个督查组,对全县各乡镇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开展了全覆盖式的监督检查工作,对发现的问题下发了整改清单,明确了整改时限,并确定专人对发现的问题制定台账,跟踪督促办理。截至目前,共发现扶贫领域方面的问题121条,已完成整改112条,正在整改1条,正在核查4条,立案审查4条。对精准扶贫“三本账”信息填写工作审核把关不严,监督检查不力,出现严重失职、失误的工作人员分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1人、诫勉谈话2人、批评教育5人。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