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感恩有你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8年12月03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兰永杰


  ◆兰永杰

  我初到玛曲县藏族中学上班是2012年,正值学校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实施新课程改革。对于我一个普通类学校毕业的教师来说,在民族类寄宿制中学任教,此中难度不小,因为一切等于从头开始。
  面对新的工作环境和面临的诸多困难,我有点惶恐。起先在地理教学方面连藏文类的辅导资料都没有,为了一个教学步骤的展开,有时我甚至达到了茶饭不思的地步。通过一个学年的摸索,在课改的大环境下有了一点心得,教学上也由初接触的手足无措而变得从容多了,从跨专业第一堂课的不知所措到现在的泰然自如。
  2014年,学校借“加强初中重点建设工程”和初高中分设的契机,实践着“新基础教育”和“二期课改”的理念,藏中的老师用无声的行动书写了高尚的师德——上班早到,下班无下限。华灯初上,无偿补课的身影总是在教室,办公室频繁出现;午间、课间和学习基础差、成绩不好的学生一起在办公室用餐、谈心,进行帮助、疏导督促其进步。听专家讲座,赴青海兄弟学校学习教学经验。课堂教学改革——合作互动教学,探究、开放式教学,信息化的校园,第二课堂活动,在藏中轰轰烈烈地进行。
  此时,我有幸遇到教学生涯中的两位贵人,一个是和蔼可亲的周先加老师,他为我准备了地球仪,还详细介绍了地球仪的使用方法,让我知道了在新的环境下面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怎样进行地理教学,使我受益匪浅。另外一个是教导主任桑代加老师,在我备课遇到疑惑的时候,桑代加老师就会把自己的思路、自己的教学材料告诉我,一起商量应该如何把握地理课中的重难点知识,坚持写教学反思,慢慢地意识到了自己在藏中工作中的收获与成长。他使我的视线从那些华而不实的摆花架子的课堂教学转移到了关注文本、重内涵上,在教学中我抓住了教师成长的三个关键因素,反思自己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生活意义、反思课程改革、教学反思、教学改革。
  2016年,学校在传承中创新,明确提出了“和谐、快乐、成功”的办学理念,并以2016—2017年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评估验收为平台,以外力助推促内涵发展,实现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同时,“激情课堂”、“高效课堂”、“社团活动”的教研教改活动在学校范围内井然有序地展开。
  藏中人对自己又提出了新的挑战,开阔办学思路,带领我们走进信息化新时代。上课以现代教育设备的网络特色个性教育——电子白板、语音录播、电子备课为代表的信息化数字应用逐步开展起来,学生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利用网络特色教育——电子书包等最方便快捷强大的教学工具进行下载书籍阅读,还可以拍照、摄像功能,即时抓拍学习和生活中的点滴灵感,进行背景配乐,加上文字描述,形成多媒体的作文随笔。小组间的合作学习也可以用得上,真正实现了个性化学习。
  今年是玛曲藏中建校38周年,他一路走来,每一步,都那么艰辛。正值仲秋,也许只有用磨砺中的彼岸花来比喻他才更适合,花朵虽然没有苍翠的叶片陪衬,在首曲草原的秋风瑟瑟中,却更愈发娇艳欲滴,丝毫不损脱俗的倔强,那一抹耀眼的深红。
  花开彼岸,用生命践行轮回。我愿与藏中共同见证。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