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卓尼县洮砚乡杜家川村群众——
搬出穷山沟 过上好日子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8年12月12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柴玉龙


  村民乔满娃和妻子同心协力建新房。  柴玉龙 摄
  柴玉龙 徐健

  “村在山上,路在林里,吃水靠背,叫人靠吼。”这是卓尼县洮砚乡杜家川村谷玉组的真实写照,说起来一点都不夸张。
  谷玉组是洮砚乡自然生活环境最差的村庄之一。多年来,吃水要去3公里外的泉里挑,村民住房年久失修,用电也只能是正常的照明电,下山只能靠走。
  “到村里的路根本算不上路,夏天,上山的路泥泞不堪,走在上面像陷在了沼泽里。冬天,雪被冻住,越野摩托都没见过这样的赛道。”谷玉组村民乔红庭笑着说。
  2012年,所有村民终于达成了共识“我们要下山”。
  “怎么搬?”“往哪里搬?”“搬下去怎么生活?”这些,都成了困扰乡党委政府和村民的最大难题。
  畏首畏尾,到头来什么事也办不成,乡领导决定,先往下搬。
  2017年,村民派出代表,通过历任班子乡党委政府的努力协调,终于定下了搬迁地点——石旗工地,做为谷玉组村民的“新家”。
  平地、打地基、砌砖墙……
  2018年5月,洮砚乡易地扶贫搬迁杜家川村谷玉新村安置点正式开建。
  项目总投资210万元,其中,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146.45万元,整合生态文明小康村入户资金31.56万元,群众自筹32.07万元。
  从此,洮砚乡谷玉组17户63人迈开了“下山”的步伐。
  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稳步推进,将有效改善谷玉组村民“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的三难问题。
  住房有保障,接下来就是如何生活。
  “为了体现‘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的宗旨和壮大村集体经济,谷玉组将以村为载体,成立村集体公司,融入‘三变’模式运行,按照‘保底+分红’形式,增加搬迁群众资产性收入。”县发改局上山下乡干部朱世龙说。
  为真正实现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卓尼县委、洮砚乡党委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重大战略和“百日会战”行动,结合“两州一县”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制定出符合本乡镇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推进方案。谷玉组村民在2014年成立了宏庭专业养殖合作社。
  “房子盖好了,娃娃念书、老人看病都方便。我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的。”谷玉组村民乔满娃说。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