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百企帮百村”带领更多人富起来
——临潭县“百企帮百村”行动侧记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8年12月12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王丽霞

  隆冬时节。位于卓洛乡下园子村的临潭县铭鑫公司农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7个温暖羊舍里,才让扎西等7名来自卓尼县申藏乡的藏族群众正在喂养1600多只中天湖羊。
  “作为龙头企业,我们肩上担子重。要种植优质饲料,确保肉质过硬,同时要扩大养殖规模,带动更多贫困户。”公司负责人马全真说。
  今年8月份,铭鑫公司与古战、卓洛、王旗、三岔、新城、流顺、羊沙、洮滨等7乡镇的438户贫困户签订帮扶合同,计划明年出栏1.1万只以上湖羊,保证贫困户有稳定收益。
  “我入了2万元给铭鑫公司,已经拿到了2000元分红,明年就能分到4000元了。”流顺乡上寨村贫困户杨彦宏说。
  企业少赚点,农户多分点。贫困户以每户1-2万元不等的股金入股铭鑫公司,委托其所属的农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养殖中天湖羊。湖羊出栏后由中天羊业统一收购,公司每年按照股金的20%给入股贫困户进行分红。
  自2017年起,临潭县工商联因地制宜,组织县内24家非公企业和县内外27家商会,聚焦全县45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的1978户贫困户7427人,开展结对帮扶。通过村企共建、捐资捐物、提供就业岗位、扶持发展产业、帮助推销农产品等方式,有效带动了一批贫困村、贫困户。
  针对不同需求,临潭县灵活采取“一企帮一村”“多企帮一村”“一企帮多村”等方式,一企一策、一村一策、一户一策开展结对帮扶活动。目前,已有19家商会和企业成功结对36个贫困村。
  “要不是丁主席帮忙,我们村的劳务输转公司不可能办起来。”新城镇丁家山村村委会主任冯怀文口中的“丁主席”,是县工商联主席丁六山,同时也是临潭县兴泰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
  丁家山村劳动人口多,外出务工人员也多。大部分务工人员由于文化水平不高,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加上法律知识欠缺,劳动付出往往与工资不对等,常常吃亏,又不懂维权。来自省交通厅的帮扶队长王成俊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与村民再三商量,决定在本村筹办劳务输转公司,解决劳务人员就业、收入等问题。
  在进行工商许可登记时,被告知需要200万元注册资金。冯怀文和大家把能拿的钱都拿出来,能折现的东西都预算进去,离200万元差距还很大。对口帮扶丁家山村的临潭县兴泰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主动答应借给村里200万元,用于劳务公司注册登记,并承诺在公司用工时优先考虑丁家山村的贫困群众。
  “以前,碰上好活就挣一点,一不小心就会被骗了。公司一成立,大家心里就有底了。”钢筋工史瑞说。目前,丁家山村劳务输转公司已正式成立,预计春节后正式运营。兴泰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主动垫资,解决贫困村燃眉之急,这一做法也于无形中带动更多企业积极投入到结对帮扶中。
  “种燕麦、收燕麦、厂房维修这些活都干,只要有空就到厂里来,挣了钱,还不耽误家里的农活。”新城镇哈尕滩村50岁的李考娃说。
  临潭县高原绿色食品厂建厂已有21年,是临潭实业界的代表。加入“百企帮百村”的队伍后,企业将所有长期工换为贫困户。同时,通过土地流转,燕麦、青稞收购等方式带动本村及周边农户实现收入最大化。
  今年10月,在农牧部门扶持下,食品厂建起了冷冻(藏)车间。计划明年进一步发展多种土特产加工,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就业、脱贫。
  临潭县因地施策,因地制宜,突出产业、就业帮扶,引导企业发挥自身优势,把企业的资本、技术、人才优势与贫困村的土地、劳动力、特色资源结合起来,带动群众自觉自愿脱贫,实现由输血脱贫向造血脱贫的转变。目前累计发放2018年下半年分红87.56万元,带动贫困户发展养殖业30户,种植中藏药材和野燕麦等93亩。同时,实施跨区域帮扶活动,促成兰州市工商联27家直属商会开展跨区域帮扶活动。
  明年,将有更多企业参与到临潭县“百企帮百村”行动中,带领更多困难群众摆脱贫困,奔向新生活。

  (上接一版)
  卓尼县投资30万元开发了民政医疗救助结报系统,与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结报系统对接;迭部县在一站式结报窗口将慢性病门诊办理和转诊工作归并,实现一站式服务;临潭县将全县15个乡镇按照区域划分,方便群众异地结报;舟曲县将建档立卡户不合规费用控制为零,不合规费用全部由医疗机构自行承担,减轻了群众负担;玛曲县、碌曲县将所有城乡居民不合规费用控制在10%以内;舟曲县将原乡镇卫生院计生服务专业人员一次性划转到各级医疗机构,弥补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和经办人员的不足;临潭县从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中选配80名卫生专业毕业生以公益性岗位的形式充实到医疗机构和“一站式”结报窗口岗位。
  各级社保经办机构按照宁可超汇,不可欠支的原则,全面落实定点医疗机构60%的预付金制度。目前,全州共计落实预付金(含异地结报)1.8亿元,预付总额达到70%以上,有效保证了“先诊疗、后付费”制度的实施。
严格执行政策 确保全面落实
  从顶层设计到文件落地,在回顾与对照中愈发明晰。
  州人社局及时印发社保扶贫工作方案,确保了从6月1日起大病保险二次补偿达到85%的报销比例政策的落实。各级医疗机构最大限度控制不合规费用,严格执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人员合规医疗费用超过两千元部分纳入大病保险分段递增报销政策和个人自付合规费用超过三千元以上民政兜底政策。
  至11月底,全州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贫困人口14827人、大病保险2818人、医疗救助2954人。基本医疗保险报销5821.21万元、大病报销401.63万元、医疗救助930.70万元。进入大病(2000元)的1018人、金额221.45万元。全州“先看病、后付费”“一站式”结报工作正常开展,健康扶贫各项政策全面落实。
  为确保资助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费对应、足额缴纳、及时参保,州人社局积极与民政、财政、卫生、扶贫等部门沟通协调,确认贫困人口数据。将扶贫部门提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和民政部门确认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孤儿数据与县市人社部门数据比对核实,作为县市测算180元个人缴费补贴金额的依据。各县市都制定了政府代缴方案上报县市政府落实补贴资金。5月30日,社保扶贫补助资金全部代缴到位,共为248306人落实政府补助、民政资助补助资金共计1942.377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按照2017年底未标注脱贫人口测算政府代缴最低100元养老金测算,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夏河县、舟曲县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扩大了政府代缴范围,将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全部政府代缴。全州残联将重度残疾人的养老金补助统一提高到200元代缴标准,全州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应参保人数37.33万人,已参保36.57万人,参保率97.96%,其中:贫困人口应参保65311人,已参保65311人,参保率100%;全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应参保人数63.52万人,已参保60.98万人,参保率96%,其中:贫困人口应参保182995人,已参保182995人,参保率100%,实现贫困人口参保全覆盖。
  目前全州共为65311名贫困人口代缴养老金661.937万元。为182995名贫困人口代缴医疗保险费1280.44万元,有力推进了社保扶贫工作的开展。
多措并举推进 助推政策落地
  减流程,加服务,除梗阻,强素质,转作风……
  10月16日,召开了全州健康扶贫、社保扶贫领域问题整改工作推进会,学习了全州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精神,通报了我州健康扶贫、社保扶贫工作中相关政策落实、大病保险报销周期长、承担“一站式”结报县级综合医疗机构卫生监管等存在的问题,并要求限期整改,保险公司积极向上级汇报,加班加点,简化手续,加强正常报销的同时,对2017年10月以来报销比例达不到85%的部分进行了追溯报销。讲解辅导了社保扶贫脱贫验收有关政策要求,对社保扶贫、健康扶贫工作的落实进行了安排部署。
  根据州健康扶贫专责领导小组会议反馈的健康扶贫自查自验情况和大病医疗保险报销进展情况,10月18至19日,由州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分管副局长带领相关业务人员,赴夏河县人民医院,临潭县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卓尼县人民医院四个承担“一站式”结报工作的县级综合医院,督查医疗保险扶贫政策落实情况。现场查看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定点医疗机构住院不收押金、不设起付线、“一站式”结算报销及其窗口设置和人员到位、政策落实情况。随机抽查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提高5%、基本医疗和大病报销85%、大病两千元起付线执行和“10元+85%”政策、合规医疗费三千元以上民政兜底政策的落实情况。对县级社保经办部门统计的大病报销台账记录不规范的问题和政策宣传进行了纠正和指导。
  一个个数字,一张张“民生清单”的背后,是甘南人社系统全力以赴投入精准扶贫的情怀与担当。今后,甘南人社部门将继往开来,奏响倾情为民的社保扶贫交响乐。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