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英明领导下,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脱贫成就举世瞩目。五年来,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易地扶贫搬迁83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最好成绩,也为世界减贫提供了中国经验。 首先,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思想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提供了强大理论指导武器。总书记扶贫思想是大实践、大智慧、大境界相结合的产物。“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多年的扶贫工作实践和大量深入实际的细致调研,为总书记扶贫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厚实的实践基础。另外,总书记扶贫思想体系完整、内容全面、思想深刻,高度体现了理论提炼的大智慧。另外,对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充分彰显了总书记关爱弱势群体的大境界。其次,完善的顶层制度设计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提供了有效的制度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脱贫攻坚诸多方面,我国基本形成了“四梁八柱”的制度体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从“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到具体出台的诸多政策,内容涵盖了所有的扶贫领域。在此基础上,国家还进一步加大了扶贫财政投入力度,同时,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另外,还进一步完善和严格了对扶贫工作的监督巡查制度和业绩考核制度等。再次,基层各级干部和群众的勤政奋斗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提供了坚实战斗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央的大力号召下,各级干部充分动员,进村入户,面对面解决贫困群众存在的问题,手帮手带动贫困群众发展经济,各地涌现出了一大批廉洁奉公、不计较个人得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 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取得胜利的。在取得巨大扶贫成就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认识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任务的艰巨性,对存在的困难不能低估。首先,国际形势日趋严峻,世界新平庸主义对我国发展提出重大挑战。自美国次贷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在低速中徘徊,难以走出困境。经济低迷让世界各国陷入不同程度焦虑中。一些发展中国家国内局势陷入动荡不安,政权不稳或更替,民众骚乱,暴力事件持续不断甚至有增加趋势。一些发达国家也开始更多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同时这些国家还想尽办法采取种种措施和手段向其他国家转嫁本国危机和难题,中国更是首当其冲。其次,我们还要认识到,扶贫工作所立足的国内经济基础还并不十分雄厚。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最大客观现实。再次,随着脱贫攻坚战的不断深入,面临的深度贫困问题会越来越多,需要啃的骨头也越来越硬,脱贫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第四,在脱贫的落实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实不细的问题,还存在一些作风上的顽疾和制度上的缺陷,需要着力克服。 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必须要打赢脱贫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题多,我们要在新时代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思想指导下,切实把扶贫工作做实、做好,把中央扶真贫、真扶贫的精神真正落到实处。 (下转四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