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帮扶干部到咱村
——州政府办公室帮扶干部驻村工作备忘录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9年01月09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包文文

  1月1日,皑皑白雪映衬下的舟曲县曲告纳镇拉尕村,宁静祥和。
  州政府办公室干部和驻村帮扶队开始了一天的入户走访。
  “快过年了,我们来看您了。”办公室帮扶干部围拢在81岁的贫困老人白路马周围。
  “好着呢,就是膝盖不好使了,昨天卫生院的大夫又送药来了,好得很,好的很。”老人开心地笑着,拉着州政府副秘书长郭路的手说个没完。
  “奶奶身体还不错,肯定能活100岁。”办公室张科长拉起了家常,老人笑得合不拢嘴,不停地摆手“不行了,身子骨不如以前了。”
  火苗蹿起来,办公室驻村帮扶队长、第一书记的电话铃响了“包书记,村里学校的事情跟进的怎样了,白主马才的家具都添置上了吗?”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杨永红急切地问。
  “好了,秘书长,都按照要求办妥了”。
  “噢,对了,我们今天还要再去看看老人家,别再和他的照看人闹别扭了。”挂完电话,帮扶工作队一行冒着飞雪,一边手机拍照,一边奔向了兜底户白主马才的家。
  “不能互相有怨言,多一点相互的理解,多一点包容,少一些猜忌,您们就是村里最好的一家人”,州政府督查室副主任史磊和镇上的包村领导赵正甲给白主马才和照看人黑先祖调解矛盾说好话,让他们减少相互的误会,解开心中的小疙瘩。
  快一个小时过去了,屋内的浓烟也逐渐散开了。
  “好的好的,我们坐到一起说开了,心中就没什么,以后我们会照顾好老人的,你们放心。”黑先祖把大家送出了家门。
  雪花飞舞,洋洋洒洒。
  他们来到了白沙木家,炉火滋滋地响着,大家兴致勃勃地看着墙上一排排孩子们得来的奖状,夸奖沙木家的孩子真争气。
  “孩子是家里的希望,再苦再难我都要让两个孩子上学,不能和我一样再吃没文化的亏了。”白沙木动情地说。
  “眼前的困难是暂时的,孩子们上学有工作了就好了。”办公室干部一边说着,一边把供学困难家庭慰问金放到了他的手上。
  穷什么都不能穷教育,抓好教育才是全村脱贫的根本。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完全忘记了山里刺骨的寒风。
  炊烟升起,让这个偏远的小山村多了一份家的味道和温暖。
  “今年打工拿回家多少钱,给家里都添置了些什么。”办公室帮扶干部陈正安俏皮地看着外出务工的杨沙斗。
  “好着呢,也就3万多,今年工资没拖欠”,杨沙斗边说边端起了热好的蜂汤酒:“今天高兴,给我们的‘亲戚们’敬三杯。”
  在贫困户白真瓜的家里,帮扶干部又和他算起了今年的收入帐,“今年蜂蜜不行,但是我的黑药(羌活)、党参还可以。”白真瓜点了一根黑兰州指着窗口摆放整齐的药材,讲起了他的致富经。
  温暖的笑声充满了美丽的小山村。
  “明年我们帮扶的主要方向是培育新产业,转变旧观念,结合县上的‘花开舟曲’战略,种植花卉,探索一条花卉观赏、乡村休闲旅游、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州政府办公室驻村帮扶队长、第一书记信心满满。
  ……
  一天的走访,有开心、感动、收获,也有无助、压力和辛酸。
  他们躺在村委会的床上,手里翻看着《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股暖流在心中涌动。
  ……
  岔吾古村的“三变”基地又迎来了前来参观的人们,一条蜿蜒的帮扶“天路”伸向高山之巅的村庄,拉尕村有了第一个文化综合广场,孩子就近上学已经协调,村里的路灯补充也已经立项批复。最近,爱心企业的老板们还为孩子们送来了过冬的衣物和书包……
  短短一年时间,州政府帮扶的两个村子真的在变。
  说不尽、诉不完的帮扶情,走不累、停不下的扶贫路。
  脚下沾满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在县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州政府办公室和驻村帮扶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美丽的拉尕村和岔吾古村一天天发生着新的变化,老乡的生活越来越好,孩子们幸福的笑容和这里的每一寸土地展现出幸福的模样。
  州政府办公室帮扶干部的内心充实而快乐。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