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甘南调研时指出,“藏区大多处于高寒边远地区,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非常艰巨。要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狠抓政策落实,把已有的脱贫成果巩固好;同时采取更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工作,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坚决啃下‘硬骨头’。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守好藏区的蓝天、碧水和新鲜空气。”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州委书记俞成辉在全州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是我们冲刺小康、决胜未来的战略举措,是甘南后发崛起、弯道超车的必由之路。”甘南“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就是要面向广大农牧村和农牧民,大力传播生态理念和生态信仰,切实加强绿色关爱和人文关怀,着力改善传统生活条件和生产方式,真正把广大农牧村打造成‘山青水秀环境美、丰衣足食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欣欣向荣小康美、尊老爱幼形象美、纯朴善良人心美’的一流生态家园,让甘南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记者 何龙 马保真
“从黄河之畔到大夏河边,生态文明小康村如格桑花遍布甘南大地;从游牧生活到牧民定居,宜居已不再是甘南牧民的奢望,丰衣足食才是幸福的模样;从大山深处到城镇近郊,群众不再忍受病痛的折磨,病有所医让每个人健康吉祥;从险峻高山到河谷平地,宽阔的马路让希望飞向远方;生态文明小康村的建设,使甘南正大踏步走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 行走在生态文明小康村里,村民一句句自编自唱的歌曲和一张张写满幸福笑容的脸上,不难体会到各族群众对国家精准扶贫、强州富民、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拥护和对祖国的热爱。 生态文明小康村是甘南州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经济思想的具体实践。它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旅游专业村、脱贫致富村的目标要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揽,以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六化、七改”为抓手,整合农牧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项目,大力建设“生态人居、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四大工程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小康村。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州委书记俞成辉在全州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是我们冲刺小康、决胜未来的战略举措,是甘南后发崛起、弯道超车的必由之路。”甘南“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就是要面向广大农牧村和农牧民,大力传播生态理念和生态信仰,切实加强绿色关爱和人文关怀,着力改善传统生活条件和生产方式,真正把广大农牧村打造成‘山青水秀环境美、丰衣足食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欣欣向荣小康美、尊老爱幼形象美、纯朴善良人心美’的一流生态家园,让甘南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是甘南州的独创,积累了成功经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华社、光明日报、甘肃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进行了报道。特别是2017年6月,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新华网、央视网、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19家中央媒体记者,齐聚甘南进行了集中采访报道,零距离感受了甘南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景象,亲眼目睹了旅游专业村、精品村、样板村的巨大变化。天津、河北、青海、四川、内蒙、西藏等地的党政考察团和省内13个市州相关负责人来我州进行观摩学习,为甘南州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示范全省、领先藏区、享誉全国”目标奠定了宣传基础,也为“青藏之窗、户外天堂”绽放出盛世新颜。 2016年,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战略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对生态文明小康村进行阐释。 甘南,由此拉开了书写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新篇章的大幕。 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是一项全新的探索,是一项创新型的民生工程,涉及到广大农牧村建设和发展的方方面面。甘南在建设过程中,既保证普惠性又突出特色性,既注重标准化又突出差异化,确定了实施“生态人居、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四大工程,打造“红色旅游、生态体验、特色产业、休闲度假、民俗文化”五大类型,建立“标准、制度、责任、保障、宣教”五大机制。 2015年,我州创建了103个生态文明示范村,涉及1万户4.8万人,完成投资7.06亿元,为“十三五”期间全面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探索了路子、创新了模式、积累了经验。 2016年,建设300个生态文明小康村,项目总投资36.4亿元,惠及20145户10.2万人。 2017年,全州建设300个生态文明小康村,项目总投资35.3亿元,惠及20474户10.5万人。 2018年,全州建成300个生态文明小康村,总投资31.3亿元,惠及19741户8.9万人。 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实施了“生态人居、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四大工程等15个方面的项目,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 绿色,是甘南的底色。保护生态,是甘南的底线。 把绿色底线守住,是甘南人对当代负责,也是对未来负责。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在甘南调研时指出,“藏区大多处于高寒边远地区,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非常艰巨。要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狠抓政策落实,把已有的脱贫成果巩固好;同时采取更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工作,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坚决啃下‘硬骨头’。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守好藏区的蓝天、碧水和新鲜空气。” (下转二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