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南州质监局开展能源计量审查工作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9年01月10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周志宣


  本报讯 近日,甘南州质监局组织开展了重点用能单位夏河祁连山安多水泥有限公司能源计量审查,不断提高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以计量监管服务,促进企业质量提质增效。
  通过宣传培训,向重点用能单位传达文件精神,让企业开展自查活动。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协调,就能源计量管理机构职责及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人员的综合素质等问题进行深入交流,重点帮扶企业做好资料的填报和收集工作,指导企业建立数据分析制度。建立健全能源计量器具管理制度、台账等具体档案资料。州县两级质监部门联合对夏河祁连山安多水泥有限公司进行现场审查,重点检查所配备的计量器具是否按期检定、能否正常运行,计量器具检测数据是否得到有效应用及能源计量工作人员配备和培训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中,工作人员认为该企业对能源计量工作较重视,能积极利用能源计量数据进行节能分析,探索能源计量数据管理方式,节能计量工作整体情况良好。同时,对在审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企业及时整改。
        (周志宣)

  (上接一版)
  一山一水一村落;一路一树一风景。在甘南,生态文明小康村吸引着游客的目光,整洁的道路,统一的民居,高山绿树环绕、河流点缀着的村庄,仿佛身处世外桃源,村落成为这里最美的风景。
  甘南州通过生态文明小康村的全面建设,紧紧围绕“现代农牧业、文化旅游业”两大首位产业,加快推进农牧村“三变”改革,按照“一村一品”“一家一特”“龙头企业+农户+基地+合作组织”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牧区重点发展牦牛藏羊、奶牛养殖、牛羊育肥等产业,农区重点发展各类中藏药材、高原夏菜、林下经济等产业。还让居住在旅游景区和公路沿线的农牧民依托地理优势发展“农家乐”“牧家乐”,找到了一条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致富道路。基本民生保障水平提高,全方位提高了广大农牧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近年来,甘南州始终把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作为推动生态建设的重大举措,在创新思路中完善举措,在整体推进中务求实效。
  一家致富带动家家,一户致富带动户户。生态文明小康村的建设,不仅让甘南州的村落风貌秀丽,更带动了全州旅游产业的发展。
  社会发展成果让老百姓共享,这是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最根本的目的。
  生态文明小康村的建成,是甘南州经济社会发展、强州富民的一个个缩影,全州生态文明小康村的建设遍地开花,让各族群众充分享受到了社会发展的良好成果。
  自确立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战略以来,甘南州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坚持高标准谋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督查,把主要资金围绕“生态”来整合、主要成果围绕“文明”来聚焦、主要力量围绕“小康”来聚合。释放出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广大农牧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甘南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并在不断变为现实,相信通过甘南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会如期实现。
  至2018年底,甘南州共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1003个,总投资110.06亿元,惠及60361户34.4万人,让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增强了奔向小康的信心。
  如今甘南的农牧村富了,富得踏踏实实——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这是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战略。”给广大农牧民们吃上了定心丸,更增添加快发展的动力和信心:有十九大精神为咱指路,农牧村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气派不气派,关键看生态;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既是塑造甘南形象、展示甘南气派的重要载体,更是全州上下如期完成脱贫任务、成功挺进小康社会的重大抉择。甘南将进一步激发“不达目的不罢休、不出成效不甘心”的激情和斗志,坚定信心,勇挑重担,努力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非我莫属的责任感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不折不扣完成年度各项建设任务,努力给州委州政府和全州人民递交一份满意答卷。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