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易地扶贫搬迁结硕果
我州农牧民群众迎来新生活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9年02月14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何龙


  记者 何龙

  站在自家崭新的“小洋楼”前,看着熙熙攘攘的游客,临潭县八角镇庙花山村村民杨尕兰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以前我们住在庙花山上,劳力有限、交通不便,一年忙到头收入也就三四千元。”杨尕兰说,从山旮旯里的土坯房搬出来,住进了小洋楼,好日子开始了,去年,我家的农家乐收入达10万多元。
  庙花山村只是我州易地扶贫搬迁的一个缩影。
  如今,整齐美观的新房,平坦宽阔的道路,郁郁葱葱的绿地,漂亮大气的广场……无论城郊还是乡村,新建的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安置小区格外引人注目,已成为甘南青山绿水间一道道独特风景。
  近年来,我州始终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全州脱贫攻坚工作“头号工程”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该项目通过集中安置和插花安置方式进行,采用自建、联建、统建、购置等方式进行安置,由搬迁户、村委会、乡镇政府和项目监理单位对住房质量严格把关,各安置点均按照建档立卡搬迁人口住房面积人均不超过25平方米的“红线”进行建设,同时制定并公告本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搬迁群众建房自筹资金控制在人均2500元以内,确保搬迁户不因建房而致贫。
  “十三五”期间,我州总投资10.2亿元,涉及八县市5380户25952人,共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3444户14763人。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当一个地方自然条件恶劣,“一方山水”养不活“一方人”时,易地扶贫搬迁便成为应有之举。
  “人挪活,树挪死,搬出深山就是好,过去愁人的水电路难题现如今都解决了。”63岁的陈告老做梦也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住上宽敞明亮的楼房。“木华村人已经在山上住了五辈。往年春节,骑着摩托车去县上办年货,到山脚下,还得把东西背到家里。上学也不方便,从家到学校要走1个小时。自从搬到这里,不仅交通、上学、看病方便了,而且还有专门为发展产业建设的规模化牛羊养殖大棚。”提起生活的变化,陈告老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甘南因地理条件因素,仍有很多人居住在滑坡险段或者高山陡坡上,土坯墙、泥巴路,吃水靠人挑车拉、交通靠走是他们的真实生活写照,发展环境与生存条件都非常艰苦。
  因此,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扶贫工作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抓好易地扶贫搬迁,事关贫困群众的稳定脱贫和长远发展,也是甘南州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战役”。
  “一到雨季,我们就担惊受怕,晚上不能安心睡觉。现在好了,全村人都搬出来了,住进新的砖瓦房,和以前比起来真是‘天壤之别’,这得感谢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在舟曲县峰迭镇沙沟村易地搬迁安置点,刚搬进新房的杨马代高兴地说。
  能搬得出,如何确保稳得住?我州按照“保障基本、安全适用”的原则,把精准搬迁、规范搬迁作为工作的核心要求,将群众意愿和国家政策有机结合起来,让群众真正受益。
  2016年,全州易地扶贫搬迁3503户17025人,下达投资5.9亿元,目前完成投资5.78亿元,完成率98%,已全部搬迁入住。
  2017年,全州易地扶贫搬迁2307户10736人,下达投资2.9亿元,目前完成投资2.7亿元,完成率93%,已全部搬迁入住。
  2018年,全州易地扶贫搬迁2043户9223人,下达投资4.3亿元,目前完成投资3.1亿元,完成率71.8%,入住率79.6%。      (下转二版)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