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工作中,有一些“装样子”干部,已经成为滋生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污染源”,严重影响着党和政府各项决策的落实落地,值得十分警惕。 譬如,有的党员干部在学习上“装样子”,将学习简单的理解为“读读报刊”“抄抄笔记”“写写体会”,不入脑入心、不见诸于行;有的党员干部在干事上“装样子”,空泛表态,雷声大雨点小、阵势大行动小,看起来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实则是虚假散漫空,经不起实践检验;有的党员干部在调研上“装样子”,“围着轮子转”“隔着玻璃看”,就是不“撸起袖子加油干”,可谓是扎扎实实搞搞形式、认认真真走过场……群众对这类“虚头巴脑”的“装样子”干部深恶痛绝。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建立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也将“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的”“热衷于搞舆论造势、浮在表面的”,“单纯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在实际工作中不见诸行动的”等情况也列入违纪行为。从组织工作会的“正向要求”,到《处分条例》的“负面清单”,体现出我们党立戒歪风、崇尚实干的决心和意志,也为个别“装样子”的党员干部划出了红线、敲响了警钟。 古人讲,“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纵览我们党近百年的恢宏历程,可以说就是一部实干兴党、实干兴国的奋斗史。毛泽东同志指出,“什么东西只有抓得很紧,毫不放松,才能抓住。抓而不紧,等于不抓”。邓小平同志强调,“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崇尚实干、狠抓落实是我反复强调的。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这些重要论述,其实都在告诫党员干部,切勿“装样子”、要做实干家。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历史实践雄辩地表明:没有哪个政党、哪个国家靠“装样子”能够强大起来、繁荣下去。 榜样是最好的力量。“改革先锋”荣誉获得者杨善洲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曾有人问他:“放着好日子不过,何必自讨苦吃?”他回答:“入党时我们都向党宣过誓,干革命要干到脚直眼闭,现在任务还没有完成,我怎么能歇下来?” 同样是“改革先锋”荣誉获得者、纪检监察干部的优秀代表、四川南江原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王瑛同志重病后,巴中市委准备给她安排个轻松点的工作,王瑛谢绝了。她说:“我知道我没有多长时间了,干一天算一天。我热爱纪检工作,在岗位上坚持到最后。”杨善洲、王瑛以实际行动干出了共产党人应有的“样子”。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与其“装样子”糊弄,不如“甩膀子”实干。一则,要树立鲜明导向,健全完善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和选人用人机制,真正将那些为民务实、敢于担当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实现“用一名干部树一面旗帜”的良好效果。另外,要加强监督问责,综合运用检查督查、巡视巡察、考察甄别等手段,对那些热衷于“装样子”、玩虚招的要坚决挪位子、摘帽子,甚至打板子,绝不让那些干部得势得利。最关键的是,党员干部自身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扑下身、沉下心,不搞虚功、不图虚名,团结带领干部群众苦干实干巧干,自觉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 (甘肃纪检监察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