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外公夏丏尊:
教书、写作、当编辑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9年04月10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叶小沫


  □叶小沫

  我没有见过外公夏丏尊,他在我出生前一年就患肺病去世了。
  记不起是哪一年,我还小,一次在饭桌上吃饭,爷爷和爸爸照例喝着酒,不知怎么说起了外公。爷爷忽然泪流满面放声大哭,连声说:“好人!好人!”爸爸的眼圈也红了,只是没有哭出声。我被这个场面惊呆了,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我弄不明白是怎样的人和怎样的事让爷爷和爸爸这样悲伤,当时的情景却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里。在我以后的记忆里,让爷爷这样大放悲声的,除了在谈起朱自清先生的时候,在周恩来总理逝世的时候,似乎别无他人。
  我是从书里看到一个质朴、真诚、善良、刚强、悲天悯人、忧国忧民的外公的。他在文化、教育、出版界辛勤工作的40年,正是新中国诞生之前最黑暗的时期。他教书,他写作,他当编辑,他翻译外文图书,他终身都在为着心中那个美好,却又不知道能否实现的理想世界而奋斗着。就是这样一位真诚执着的外公,凭着他的自学,凭着他对文学的热爱,凭着他要为人们,特别是青年做点儿事的责任感,写了许多文,做了许多事,使他在中国的文坛上有着自己独立的位置。他写的《钢铁假山》《白马湖之冬》等散文,至今都会被收录进中国现代散文精品集中。他和好友一起创办的,他着力最多,被他看作是亲生亲育亲手养大的《中学生》杂志,更是当时为数众多的、饥渴彷徨中的青少年蔼然可亲的朋友。而他流着泪翻译的小说《爱的教育》,更使千千万万的读者也流下了热泪。我还从别人嘴里听到过一些有关外公的故事,最为大家说起的,常常是那些在别人看来多少有些憨有些可笑,外公却执意要去做的事。比如,外公名铸,字勉旃,他为了避免当选他以为毫无意义的省议员,在选民册上把“勉旃”改为“丏尊”,好让写选票的人把“丏”字写成“丐”字,变成废票。比如,他不顾一切地自荐去兼当那个吃力不讨好的,相当于如今的教导主任的舍监,一干就是七八年,只是为了抵抗当时轻视舍监的风气。又比如,坐公共汽车,有的售票员收了钱不给票,在别人看来,只要让我下车,给不给票,钱进了谁的腰包,这跟我有什么相干。这事要是让外公碰上可就成了大事,他非得和售票员争得面红耳赤,要回他买的那张票不可。不是他不同情生活贫苦的售票员,只是他觉得人不能这样做,钱不能这样挣。对外公来说,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小时候初听时我不知道轻重,讲的人笑,我也笑,觉得这真是个倔强憨直的老头儿。现在再回味,不知道为什么笑不出来了,有的只是肃然起敬,外公的可亲可爱就在这些故事中。
  外公去世后,许多亲朋好友作文纪念他,在我读到的那么多悼文和纪念文章中,爷爷的《答丏翁》写得最好。当时身在上海孤岛的外公,终于盼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但国民党的黑暗统治让人民又一次陷入困苦之中,使他再次陷入了极度的悲哀和失望。爷爷在文章中说:“去看丏翁,临走的时候,他凄苦地朝我说了如下的话:‘胜利,到底啥人胜利——无从说起!’……听他这话的当时,我心里难过,似乎没有回答他什么……现在,我想补赎我的过失,假定他死而有知,我朝他说几句话。我说:胜利,当然属于爱自由爱和平的人民。这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不是一句喊滥了的口号,是事势所必然。人民要生活,要好好生活,要物质上精神上都够得上标准的生活,非胜利不可。胜利不到手,非争取不可。争取复争取,最后胜利属于人民……究竟是何年何月,固然不能断言,可是,知道他们不是真正的胜利者也就够了,悲愤之情不妨稍稍减轻,着力之处应该特别加重。你去世了,当然不劳你着力,请你永远休息吧。着力,有我们没有死的在。”爷爷的文章充满悲愤和力量,让人看了热泪横流又热血沸腾,恨不能即刻奋起,为亡者去砸烂那个旧世界。
(摘自光明网)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