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一代代各族甘南儿女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为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为甘南经济社会的发展、为过上幸福美好生活而持续奋斗。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都涌现出一批矢志不渝、敬业实干的典型人物和模范群体,更有一大批兢兢业业、勤劳奋斗的普通劳动者,他们用一个个敬业奉献,令人感动的故事,塑造了甘南儿女爱国奋斗的形象。 今日起,本报开设《爱国情 奋斗者》专栏,报道在平凡中不懈奋斗的人物和群体,展现甘南广大劳动人民建设雪域高原,建设祖国的豪情壮志,展现甘南人民热爱祖国、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凝聚建设幸福美好新甘南的强大精神力量。
李杨?九玛草
周一对接乡政府日常工作,周二帮扶队集中进村入户,周三梳理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周四进村帮扶贫困户,周五梳理汇总扶贫信息……这是迭部县尼傲乡尖尼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张宏朝参与精准扶贫工作3年以来,平时的工作日程安排。 尖尼村被群山环抱,优美的景色四季相伴。然而,却因交通闭塞、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当地群众生活依旧很贫困。2016年,张宏朝从州信访局来到这里挂职第一书记并担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同行的还有几位年轻小伙子。他们驻村的第一件事就是与村两委班子见面了解村上具体情况,随后走访贫困户,挨家挨户了解情况……不大的尖尼村很少有外人来,张宏朝一行人的到来,在村里尤其显眼。不大一会儿,村上的群众们都知道村里来了个帮扶队,说是“能帮大家解决事情”。 进驻尖尼村3年以来,张宏朝与队员们诚心帮、真心扶,为脱贫攻坚办了诸多实事。 2017年初春的一天,尖尼村村主任双加和赛闹次力忧心忡忡来村委会找张宏朝,原来尖尼村历来青稞收成不好,产量非常低,大家希望能得到帮扶队的帮助。面对这样的问题,张宏朝立即与州信访局联系、协调,争取到了3万元帮扶资金,从州种子站购买了优质青稞种子,并确保种子真正发放到家庭困难的村民手中……时光转瞬,待到秋收时,尖尼村收成大好,大伙一个个笑逐颜开。“这个种子真不错!杆子硬、苗不倒,收了400多斤青稞,收成真不赖!”村民冷曼草高兴地说。 当看到尖尼明德小学教室无暖气、孩子们校服单薄时,张宏朝广泛联络社会爱心人士,最终在开德建筑有限公司的帮助下为孩子们购买了价值3万余元的棉衣及学习用品。“六一”儿童节前得知学校鼓号队没有乐队服饰时,他又联络好朋友一起自筹了1万多元购买了乐队服饰及军号、手鼓等物品送到学校。2018年的“六一”儿童节,尖尼明德小学的孩子们过得异常开心…… 2019年春节前夕,尖尼村亚利卡组蕨麻猪养殖合作社的70余头蕨麻猪还未售出,该合作社是由10余户贫困户入股组成,采取分户养殖模式。张宏朝多方打听终于联系到青海某公司愿意购买猪肉,于是带领工作队联系运送车辆将所有猪肉统一称斤装载,连夜运送新鲜蕨麻猪到青海。当张宏朝将所有猪肉交付后,又向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了迭部蕨麻猪的营养价值,引起了这位负责人的极大兴趣,当即预定2020年再次购买蕨麻猪500头。张宏朝回村后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村民们,合作社入股的贫困户听到后非常开心,纷纷表示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扩大养殖规模…… 驻村帮扶以来,张宏朝的工作日程满满当当,周一至周五都有明确的任务,对接乡政府日常工作,集中进村入户,梳理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 他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严格遵守驻村帮扶各项规章制度,吃住在村,并以铁的纪律严格要求队员,确保了各项工作的落实。然而,当提起母亲和妻子时,张宏朝总是愧疚万分:“记得母亲因为突发阑尾炎穿孔在兰州动手术,因工作我无法腾出时间看望住院的母亲,直到母亲动完手术出院也未能前去。为了让我安心驻村工作,妻子主动承担起了照看家人、抚育孩子的任务。因为长时间与孩子分离,有一次回家,小家伙始终不肯让我抱一下……” 张宏朝带领帮扶队在近3年的时间尽职尽责驻村,用心用情帮扶,他认为在驻村工作中受再多的苦都值得。他和队友的一件件好事带来村民一串串笑容。带领村民一起组织实施3公里的乡村牧道硬化工程;为苦地卡争取到水源地维修费15万元……这些精准扶贫数据的背后,都饱含着张宏朝与队友的默默付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