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甘泉流淌在东山顶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9年06月12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文明


  (上接一版)
  作为舟曲县重点旱区之一,东山镇在省水利厅的帮助下,新修水利、修建水库,并在“帮联驻”工作组的引导和帮扶下,聚焦产业发展,拓宽创收路子,彻底改变“靠天吃饭”的种植模式。
  东山镇水利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发展,特别是骨干水源工程较少,造成各村供水紧张。
  为尽快解决缺水问题,省水利厅发挥行业优势,以项目带动破解缺水难题。将舟曲县纳入全省2018—2020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规划项目,总投资804.26万元,实施巩固提升工程67处,解决农村301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贫困户1380户5300人。结合2018年洪涝灾害对饮水安全工程造成的损毁情况,安排扶贫专项资金1217.73万元,用于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完成了《舟曲县2019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实施方案》,项目总投资2730.56万元,涉及17个乡镇。
  民生水利建设方面,帮扶工作队从农村饮水安全、农田灌溉、水土保持等水利项目方面统筹考虑,统一规划,整村推进,做到帮扶一村,水利问题解决一村。
调整产业断穷根
  今年50多岁的韩恩会看上去有些苍老。丈夫因病去世,两个孩子在外打工,小儿子正在上高三,家里经济比较困难。韩恩会告诉记者,她因长年有病,不能干重体力活,只能种些麦子和包谷,酿些土酒,维持家里的基本花销。在水利厅的帮扶下,合作社为她代养中华蜂6箱,年底分红1200元。今年准备再多养几箱,争取年底多分些。谈起这些,韩恩会一脸感激。
  省水利厅在帮助解决水利问题的同时,通过引导观念转变、调整产业结构、示范带动辐射、智力扶持激励和牵线企业入驻等方式,着力提升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在观念转变上,把村干部、组长、群众代表作为第一帮扶对象,通过组织会议座谈、外出考察学习、邀请专家讲课等方式,转变发展观念,提高致富信心。
  在产业扶持上,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转变传统产业模式,通过项目和资金扶持,每个组树立1至2个典型,带动其他村民跟着学跟着干。
  在扶贫攻坚一线,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帮扶队员的身影。他们千方百计为村民出思路、想办法、解难题,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结合县域产业发展布局和村级实际资源,研究提出了10个贫困村围绕现有中藏药材、丛林藏鸡、土蜂蜜等特色农产品,筹资50万元,用于扶持壮大特色农业合作社。目前,7个贫困村都已注册了专业合作社,将投入到专业合作社的20万元以股权的方式分配给贫困户,协调村里闲置土地、荒山入股合作社,实现资金变资产的转变。选派电商专家赴舟曲县开展电商扶贫系列培训,邀请多家药企到舟曲县考察洽谈中药材种植产业扶贫合作意向,9家药企与17家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签订了收购合作协议,3家药企现场签定了药材收购订单,2家药企与3家合作社达成了企业统一提供种苗、全程技术指导、市场价回收的联合种植合作意向。
  在他们的努力下,东山镇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在下庄村、谢家村,随处可见别致红顶小“别墅”,有些村的村民也办起了乡村农家乐。
  采访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省水利厅帮扶东山镇脱贫的坚定信心和决心,感受到他们在精准帮扶过程中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更感受到了贫困群众在驻村工作队进驻后满满的幸福感。
  我们有理由相信:2020年,东山镇将会是一个生态、文明、发展的幸福小镇。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