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要让病人花最少的钱用最好的技术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9年06月17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真中


  一个曾在国外进修的博士,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如今却在千里之外的河南扎下了根。他用自己研究的最新技术造福中原百姓。
  闫鹏是80后,吉林长春人。别看年纪轻,他已是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主任,也是研究生导师。闫鹏从没想过,有一天,自己竟然会在千里之外的河南开辟新事业。
  “是这里的人才政策和热情吸引了我。”闫鹏说,一年前他结束上一份工作时,有不少选择摆在面前。“郑州对外来高端人才的优惠政策让我感觉到诚意满满,与医院接触后又被院领导打动了。”
  2018年1月,闫鹏通过智慧郑州人才引进平台,正式与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签约。他离开家乡和妻儿,独自来到了河南。
  “吃饭都是面,空气也很干,还真有点不适应。”闫鹏说,虽然同为北方人,但河南和家乡的环境、饮食习惯有很大差异,自己刚来时着实花了一番功夫适应。
  虽然来河南仅有一年,但闫鹏的研究硕果累累。他先后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三篇论文,立项两个省级科研项目。最重要的是,闫鹏研究的新一代膀胱神经假体有了突破性进展。
  随着交通业、建筑业飞速发展,脊髓损伤患者致残率逐年增高。国家残疾康复医学会数据统计表明,我国脊柱脊髓损伤截瘫导致膀胱功能障碍患者已超过1000万,并以每年5万人的速度递增。
  闫鹏说,膀胱功能障碍可能引起严重的尿潴留、尿路感染、膀胱内高压导致膀胱-输尿管返流,甚至发生慢性肾功能衰竭,这是目前截瘫病人主要的死亡原因,位居第一位。我国唐山大地震(1976年)截瘫患者15年后的死亡原因调查显示,49%至66%的概率与尿毒症有关。
  “膀胱神经假体就是要帮助病人恢复膀胱功能。”闫鹏说,此举对于提高截瘫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其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这项新技术在国外应用超过800例,在国内仅有20例。
  “主要原因是价格太高。”闫鹏说,目前应用的第一代膀胱神经假体价位在25万元,一般家庭难以承受。因此,他和导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开发新一代的产品,让更多脊髓损伤患者得到救治。
  目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二代膀胱神经假体已经研发成功。产品价格从25万元降到了8万元,第一代产品容易导致的“抖腿”等弊端也成功克服。
  “新技术已经完全成熟,现在准备进入临床试验阶段。”闫鹏说,这项技术广泛应用后,将大大降低截瘫病人的死亡率,大大降低就医成本,同时填补国内相关领域空白,有望占领中国乃至全球市场。
  闲暇时候,闫鹏喜欢出去走走,少林寺、白马寺,这些著名景点让他感受到了河南厚重的文化底蕴。喜欢足球的闫鹏还经常去看比赛,成了河南建业的忠实球迷。
  “河南人很热情,我很喜欢这个地方,用河南话说就是‘真中’!”虽然无法流畅交流,但河南话中的一些常用语,闫鹏已经可以活学活用了。        (据人民网)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