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1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卓尼:培塑文明乡风 构建和谐家园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9年06月18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杜镇东 陆亚楠


  本报卓尼讯 近年来,卓尼县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总体要求,聚焦“志智双扶”主要任务,紧盯乡风文明关键举措,深化自治夯基础、强化引领扬正气、优化乡风塑新貌,农牧村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农牧民文明素质有效提升,谋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
  依托“网格化+十户联防”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发挥村级自治组织作用,“拉家常”方式讲政策,“齐上手”理念抓管理,“教化式”思维做引导,共建共治共享的主人翁意识深植于群众心中。深化群众教育。坚持“抓关键带多数、抓教育促新风”,注重让干部沉下身心,坐在炕沿地头讲透党的政策;注重发挥群团作用,抓好家庭成员教育、由成员辐射带动全家;注重“两委“班子建设,用带头人教育身边群众,形成全社会共建和谐文明家园的良好氛围。强化自治实践。坚持“三治”结合、自治为首,在全县97个行政村组建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和调解委员会,建立完善村规民约,把广大群众由“管理对象”变成“管理主体”,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有机结合。科学引导宗教。坚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充分借助宗教界代表人士在信教群众中的影响力,组织动员寺院活佛、高僧大德发掘有益教义、讲解党的政策,教化群众常怀“感恩之心”,懂得“知足常乐”,多做“利众之事”。
  紧紧围绕中心任务、时代要求和精神文明部署,选树宣扬了一批鼓舞群众、引导群众的时代楷模,形成比学赶超、见贤思齐蔚然新风。选“最美”彰显榜样力量。在全县范围内评选表彰了15名“最美卓尼人”,采写推出一批鲜活、生动、感人的“最美事迹”,开展多场美在平凡、美在善良、美在奉献的宣传讲座,让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追求高尚、忠于职守成为卓尼的时代强音。树“模范”引领文明新潮。大力组织开展“五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树立道德典型、深化道德教育、构建文明乡风,2017年以来表彰各类道德先进家庭及个人1200余次,其中全国文明村1个,国家文明家庭1户,有效构建崇德向善、争做好人的村风民风。兴“文化”凝聚积极能量。大力挖掘卓尼“五大文化”内涵,精心打造文化特色品牌,创新开展民俗表演、文体艺术、节日联欢等活动,《卓尼土司》《扶贫路上》《巴郎鼓舞》等优秀文艺作品广为流传,优秀文化滋养文明风尚的沃土得以开发厚培。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道德文化建设,培育良好生活习惯,引导文明行为规范,把重操守、讲诚信、尚新风的精神追求“种”在思想深处,“养”在行为日常。破除陋习易风俗。针对农牧村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炫富攀比、赌博败家等陋习,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工作,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勤俭节约、勤劳致富,让文明新风、高尚情怀占领生活新高地。着眼道德强素质。建立“道德讲堂”,设置“红黑榜”,积极宣传传统“八德”优秀文化,大力开展礼让行人等文明行动,近年来全县累计开设“道德讲堂”1600余次,发放“红黑榜”350余次,大力营造道德感召的浓厚氛围。提升环境改面貌。从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入手,结合生态文明小康村“七改”工作,下大气力革除“脏乱差”的陋习,在环境面貌发生脱胎换骨变化的同时,更注重文明素养潜移默化的形成,激发各族各界特别是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定告别贫困、迈向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杜镇东 陆亚楠)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