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全力确保扶贫领域风清气正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9年07月08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上接一版)
精准执纪
问题线索起底清零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甘南州纪委监委强化线索意识,多渠道广泛收集扶贫领域违纪线索,加大问题线索起底排查力度,让专项治理“瞪大眼睛、拉长耳朵”。
  近日,合作市那吾镇麻岗村村委会副主任李三喜和佐盖曼玛镇扎代村村委会副主任斗格扎西分别受到甘南州纪委监委给予的党内警告处分。同时,这两个镇的分管副镇长也分别受到诫勉谈话处理。
  这份处理决定源于一起“村干部违规吃低保”事件:2018年3月,甘南州纪委监委在一次问题线索排查时发现,合作市村干部李三喜家中6人、斗格扎西家中5人曾违规享受过低保,违规所得虽经合作市有关部门予以追缴,但二人以及乡镇主管领导均未受到任何纪律处理,群众意见较大。甘南州纪委监委决定对此立案予以调查,后经查实,李三喜、斗格扎西在任职之前曾是低保户,但任职后相对应的乡镇却没有严格履行监管职责,致使两名村干部继续享受低保政策,遂作出了上述处理决定。
  今年以来,甘南州纪委监委开展扶贫领域专项巡察和交叉监督检查工作,采取交叉检查、明察暗访、分级组织等方式,对全州州直机关及6个县市开展为期40天的交叉监督检查工作,着力发现、解决扶贫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截至目前,共发现各类问题82条。
  甘南州纪委监委坚持把执纪问责贯穿“六个精准”全过程。对于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实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并对监督检查情况实行“回头看”,不打招呼、不发通知、不定路线、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插基层一线,走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对全州干部作风问题和基层损害群众利益问题进行大起底,推动问题整改和责任落实。
  甘南州纪委监委广开言路,开辟涉贫问题信访举报“绿色通道”,对扶贫领域信访件一律优先办理,对上级交办件一律提级办理,对重要案件一律直查直办。截至目前,全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收到扶贫领域信访举报18件,处置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57件,立案30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2人,组织处理23件,失实了结3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件,通报曝光典型案例4次18起25人。
精准聚焦
狠抓整改落实
  “村里第一书记您认识吗?帮扶联系人今年以来入户看望过您吗?扶贫资金落实得如何?家里还有哪些问题需要镇上解决……”5月23日,舟曲县东山镇建档立卡贫困户王彩慧家里来了几位特殊的客人,他们是舟曲县纪委监委明察暗访组的工作人员。
  这次暗访督查,起因于不久前州纪委监委的一份处理通报:“东山镇毛家村在互助资金管理混乱、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落实中政策执行不严不实,村干部掌握政策不深不透,政策宣传不够有力……”
  “我们诚恳接受、照单全收。全镇10名包村领导、48名驻村干部全部驻村开展工作,利用村里的广播室,每天早晚分时段播放扶贫政策,扩大宣传效果,其他问题我们也在逐项整改中。”收到州纪委监委纪律检查建议书后,东山镇党委书记何伟光立即着手开展了整改工作。
  对照中央巡视组对我省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情况的反馈意见,甘南州纪委监委主动认领,不回避、不推脱,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整改落实方案,定期召开扶贫领域问题线索集体排查专题会议,对线索进行专题分析研判,建立健全问题线索快速移送和查办结果反馈机制,对重点县、乡镇、村开展综合整治工作,持续推进扶贫领域专项治理和扫黑除恶“挖网破伞”等工作。同时,坚持刀刃向内,严防“灯下黑”,对4名纪检干部给予了党内警告处分,对1名干部给予了诫勉谈话,以严格的问责持续推动纪检监察机关把自身监督责任落到实处。
  甘南州纪委监委还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深入舟曲县调研督导反馈意见和省纪委监委关于做好调研督导反馈意见整改部署要求,逐项逐条明确整改措施、成效目标、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坚决做到问题不查清不放过、措施不落实不放过、整改不彻底不放过、责任不追究不放过,全力确保整改任务落地见效。
  一项项突出问题的整改,一笔笔违纪资金的清退,推动干部的作风转了,脱贫攻坚的“拦路虎”少了,群众对扶贫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坚持层层传导 压力,步步压实责任,把监督执纪问责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确保脱贫攻坚工作风清气正,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成效,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甘南州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