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版:甘南日报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品味秋天



甘南日报新闻 时间: 2019年10月21日 来源: 甘南日报
作者:


  又是一年深秋季,又是一年赏景时。
  一场台风,一场暴雨,今年闽南的秋感觉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早晨起来运动,没了酷暑闷热,添了凉风几许。
  闽南的秋不但短暂,而且似乎有点内敛、羞涩,像“昙花”一样,你都来不及感受它的美、它的柔情,舒适与存在就匆匆离去。郁达夫不也说,南方的秋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
  一年四季,最喜欢秋。闽南的秋,没有春天的绵绵细雨,没有阴冷潮湿。连续三个月的梅雨季节,俨然没有“春雨贵如油”的感觉,反倒是期待“春光无限好”;不像酷夏,把空气拨弄得燥热,整个城市的街道上蒸腾着热浪,使人烦闷聒噪;更不像冬天,浸入骨髓的冰凉仿佛要把身体的所有热气都抽去,只留下如干絮般散漫的冷,一团一团塞在胸肺间。只有令人向往的金秋,给人更多的是那份漫天落叶的浪漫和收获的喜悦,以及可让人无限遐思的夜晚。
  “倚窗看秋景,侧耳听雨声,冲去烦心事,细细品香茗。”最喜欢秋雨天的周末,清晨坐在阳台上沏一壶铁观音,袅袅升起的茶香,伴着丝丝缕缕的凉意扑面而来,顿时让人感到舒爽惬意,心旷神怡。林语堂说,中国人,只要有茶,走到哪里都是快乐的。老舍也说过,有杯好茶,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此时、此景,浅浅喝,慢慢品,聆听时光清浅,感受岁月悠然。
  曾记得,当一群南方的小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朗读《秋天到了》时,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往窗外看去,似乎感受不到课本里描绘的那种场景……类似题材的作文在小学生脑海里可能是五花八门的。当偶尔较真的家长和老师进行探讨时,老师也是一脸的“懵”:我没去过北方,我也不知道秋的样子呀……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为了让闺女领略北方秋的美景,也为了有一天她在读《秋天来了》不会产生迷茫和困惑,那年国庆长假,我决定带妻女去欣赏一下北方秋日的魅力。
  出发时,闽南的气温是37摄氏度,当我们到了内蒙古的乌兰布统草原时,却是零下7摄氏度。虽然行前也查了天气预报,做足了各种准备,可真正下车时,那种一日入冬的巨大温差,让我们一下子有点不适应。加上草原上的寒风呼呼吹着,闺女的脸颊和双手被冻得通红通红的,赶紧找商店买手套和围巾。此刻,才真正感受到了“你在北方裹着棉袄,我在南方露着蛮腰……”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第二天清晨醒来推开窗户,眼前的景象着实让闺女兴奋不已,泛黄的草地一望无际,几只色泽不一的骏马悠闲地吃着草,一群羊在远处跑着。当我们还沉醉在这美景中时,悠扬的马头琴声突然划破清晨的宁静,瑰丽多姿的音乐将草原那种悠远、朦胧、抒情的意境和氛围刻画得淋漓尽致。
  阔叶林、白桦林、灌木类植物有的已经被秋霜染成金黄,红叶满山,霜林叠翠。辽阔的原野上不时有人骑着骏马飞驰,扫起秋叶远扬。
  在空旷的草原上牧人们赶着羊群时悠扬的吆喝,以及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在蒙古包前喝着浓浓的奶酒,围着篝火欢乐地跳着不着边际的舞,散发着膻香的羊肉,还有那味道淡极了的莜面窝窝……
  秋除了美景还有美食,红枣、柿子以及红彤彤的苹果。南北地域之差,除了气候,水果也不尽相同。那年国庆期间,我们还在友人驱车带领下,前往京郊的苹果园采摘。第一次走进苹果园,那扑鼻的清香在微微的秋风吹拂下,深吸一口沁人心脾。闺女则提着筐在果园里欢快地蹿来蹿去,摸一摸、挑一挑,看到个头大的随手一摘,愉悦的心情挂满脸庞。
  时至今日仍会想起那年秋天在乌兰布统,只不过美景已成追忆。
  品味秋天如同品好茶,茶要浅浅喝,秋不妨慢慢品。
(新华每日电讯)
 
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研发室制作
copyright@2008潍坊北大青鸟华光照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