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金奉乾
她的足迹遍布舟曲的山山水水、村村落落,奔波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她的心里装满了贫困群众,编制《精准扶贫政策图解》,被称为舟曲扶贫的“移动数据库”和“活词典”;她一心扑在扶贫事业上,经常照顾不上家庭和孩子…… 她,就是14万舟曲百姓的“好女儿”、舟曲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张小娟。在这个秋天,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芳华绽放的34岁,她将生命献给了藏区扶贫事业。 “除了工作还是工作” “10月7日下午,曲告纳乡岔吾果村,改厕4000元、因户施策9250元、入户分红1200元……”这是张小娟不幸遇难当天入村开展脱贫攻坚验收时的笔记,也是她人生最后的记录。11月5日上午,在舟曲县峰迭新区的家里,张小娟的丈夫刘忠明正在翻阅妻子生前的笔记,每看完一本,他都会轻轻地合上放回原处。 张小娟给家人、同事、亲戚朋友、村民们留下的印象永远是忙碌、下乡、加班,一年中有超过一半的时间奔赴各个贫困村,大部分节假日和周末也在加班。丈夫刘忠明至今还清楚地记得:10月6日清晨7时许,张小娟吃完早饭和丈夫道了个别,说要下乡入村进行脱贫验收,和往常一样匆匆出了门。没想到,这一别竟然是永别。 “这是我在整理她的遗物时找出来的,以前我没有看过她的工作笔记,这几天我阅读了这些笔记,才发现这上面记满了她每天的下乡扶贫情况,里面详细记录了她所去的村庄脱贫攻坚进程和具体举措等。总之,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因为胡须长时间未修理,刘忠明的面容显得更加憔悴。 出事之前,他俩本想请全家人吃饭,因为姐姐一家从合作来了,但是张小娟因为扶贫验收没结束,工作一直忙不得空。当时,刘忠明还替妻子打圆场,说等下次脱贫了一并补上。 10月7日晚,一个同事给刘忠明打电话说,张小娟所乘的车坠入白龙江。刘忠明听完腿都软了,他哭喊着说:“老天爷,我妻子那么好,求你放过她一次好不好!”哭声,让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她的牺牲是光荣的” 刘忠明家里的书桌和书架上除了一摞工作笔记外,还有张小娟生前荣获的许多荣誉证书。舟曲县“最美扶贫人”、2018年度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18年度“甘南州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 “你看,这是她下乡入户的时候别人用手机拍的,这几张合影是她参加培训时照的。”照片上,张小娟面带微笑、透着坚强和自信。张小娟曾在她的个人微信公众号上发过文章《舟曲苗木或能逢春》,文中说,舟曲将面临生态发展良好机遇,舟曲苗木产业应该能够在生态建设的大环境中,迎来发展的春天。她还公布了7个村的村党支部书记和主任联系方式,向外界推介舟曲的苗木产业。 自从张小娟遇难后,刘忠明一家陷入巨大的悲痛当中,为了不让两个幼小的孩子过早承受失去母亲的伤痛,一家人强忍泪水,至今没给孩子说妈妈的事情。每当7岁的女儿问起妈妈怎么还不回来时,刘忠明就搪塞:国家又给妈妈派新任务了,妈妈去月亮上工作了。刘忠明还再三叮嘱女儿,这个秘密决不能告诉同学和其他人。 这段时间,刘忠明总是用自己的手机登录妻子的微信,看看妻子生前所发的朋友圈。 10月5日下午1时44分,张小娟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写道:“再崎岖的路,也是过得去的。”还配发了一张蜿蜒险峻的山间公路的照片。评论区有朋友问这么陡峭的地方是哪?张小娟回复说:“曲瓦呢,山路十八弯呀。”但10月8日以后的评论,就再也没有回复了。10月8日12:09,一位微信好友留言说:“嫂子一路走好,那边没有扶贫路,再没有让你操劳的工作!” 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84岁老父亲刘路生至今还无法走出痛失儿媳的阴影,但深明大义的老人并没有因此而消沉。他说:“小娟是为了国家扶贫事业牺牲的,她的牺牲是光荣的。” 舟曲扶贫的“移动数据库”和“活词典” 张小娟遇难后,舟曲县扶贫办干部赵冬梅陷入悲痛当中:“心里太难受了,根本接受不了,好好的一个人怎么一下就没了。” 近4年来,赵冬梅几乎每次都和张小娟一起下乡入户。2017年11月的一天,她俩和另外7名女干部一起下乡。 “当时,我说明天是我的生日,今年又要在外面过了。张小娟说,这里怎么过生日,等脱贫攻坚验收结束,我给你过生日。”赵冬梅回忆说,没想到半个月后的一天,张小娟真的提着生日蛋糕和零食来到办公室。 “当时我特别感动,我的老公、家人都忘了这事,没想到她还记着。”赵冬梅说着眼圈儿就红了。 (下转二版) |